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17769阅读:来源:国知局
5的组数信息(哪个叠层部5设置于哪个工件W上的信息)。另外,该数据表根据从转台11、作业机构13发送给控制机构15的信号而进行更新。
[0078]关于工件W的配置时刻,控制机构15按照下述方式控制配置机构12,该方式为:根据上述数据表,基本上在预定部位设置工件W,该预定部位指的是: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下述的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
[0079]在这里,FI指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中扣除1而得到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比如X为10,A为1时,FI为9,比如,X为20,A为3时,FI为6。
[0080]另外,FI是根据下面的考虑而导出的。S卩,从通过配置机构12将工件W设置于某工件配置部P上到通过取出机构14取出设置于上述某工件配置部P上的工件W(叠层体4),需要以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该值称为“ra”),使转台11旋转。接着,在使转台11按照FH而旋转时,工件W以Π1ΧΝ次间歇地旋转移动。换言之,获得叠层体4所必需的工件W的间歇运动次数基本等于Π1ΧΝ次。
[0081]此外,该间歇运动次数??ΧΝ与获得叠层体4所必需的时间相对应。在这里,为了采用具有N个工件配置部P的转台11而等时间间隔地获得叠层体4,在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后,可以将间歇运动次数FHXN除以N而获得的值,即,FH次而使转台11间歇地旋转的时刻,将下一工件W设置于工件配置部P。S卩,可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ra — 1 ( = 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预定部位)上设置工件W。按照该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W的配置时刻像上述那样进行设定。
[0082]但是,基本上相对上述预定部位依次设置工件W,但是,根据ra、N的值,有时于上述预定部位会已设置了工件W。于是,控制机构15在根据上述数据表的信息等而把握了工件W已设置于上述预定部位的场合,检查作为与上述预定部位的转台11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相隔一个而邻接的工件配置部P的准预定部位上有无工件W。另外,在上述准预定部位没有设置工件w的场合,控制机构15控制配置机构12,将工件W设置于上述准预定部位。
[0083]另外,如果依次设置工件W,有时于上述预定部位和上述准预定部位的两者处已经设置了工件W。于是,控制机构15在根据上述数据表的信息等而把握工件W设置于上述预定部位和上述准预定部位的两者的场合,控制配置机构12,将工件W设置于下次到达投入位置R1且没有设置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
[0084]此外,关于工件W的取出时刻,控制机构15根据上述数据表,在完成品的叠层体4到达取出位置R11时,将驱动信号输出给取出机构14,取出设置了叠层体4的工件W。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FH — 1) X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8秒)?(FH+1) X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2秒)的时间间隔,从转台11取出工件W和叠层体4。
[0085]下面具体地对上述叠置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86]首先,像图4所示的那样,在转台11的第一圈,通过配置机构12将工件W设置于位于配置位置R1的工件配置部P。
[0087]另外,图4?图16中列出的表均表示工件W的位置和叠置于工件W上的叠层部5的组数,在图4?图16中,考虑理解的容易性,在W的后面附有表示投入顺序的数值。
[0088]返回到叠置装置10的动作说明,转台11每隔规定时间而间歇地旋转,从而工件配置部P和设置于其上的工件W每隔规定时间而间歇地运动(相当于运送工序)。比如,位于配置位置R1的工件W1像图5所示的那样,通过转台11的一次的间歇旋转,运动到作业位置R2。
[0089]此外,在转台11的间歇动作期间的间隔中,相对位于作业位置R2?R9的工件W,通过作业机构13设置负极箔1、分隔件2或正极箔3 (相当于叠置工序)。由此,比如,像图6所示的那样,在从作业位置R2到作业位置R9的期间,在工件W1上叠置A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组)的叠层部5。
[0090]另外,基本上,在之前设置了工件W时,每当针对转台11而以与FH相同的数量进行间歇旋转,相对位于配置位置R1的工件配置部P,设置工件W。S卩,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预定部位)上设置工件W(相当于配置工序)。比如,像图7所示的那样,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1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 (在本实施方式中,FI = 9)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2。此外,比如,像图8所示的那样,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2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3。
[0091]但是,如果像上述那样依次投入工件W的话,存在已于预定部位设置了工件W的情况。比如,像图9所示的那样,有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6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 (预定部位)已设置工件W1的情况。在这样的场合,基本上与上述预定部位的转台11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间隔一个而相邻的工件配置部P (准预定部位)上设置工件W。比如,像图10所示的那样,位于预定部位(设置工件的工件配置部P)的转台11的旋转方向前方侧,在相隔一个而相邻的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7。
[0092]另外,只要于预定部位没有设置工件W,如上所述,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于是,比如,像图11所示的那样,工件W8设置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7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上述旋转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预定部位)上。另外,比如,像图12所示的那样,工件W12设置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11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 (预定部位)上。
[0093]此外,如果转台11反复旋转,最终设置X组的(在本实施方式中,X = 20)叠层部5(叠置了完成品的叠层体4)的工件W位于上述取出位置R11的话,则通过上述取出机构14取出叠层体4和工件W(相当于取出工序)。比如,像图13和图14所示的那样,如果针对转台11的第FH圈(在本实施方式中,冊=10),设置有X组(在本实施方式中,X = 20)的叠层部5的工件W1被运送到取出位置R11的话,则通过取出机构14取出工件W1和设置于其上的叠层体4。另外,已取出的工件W和叠层体4经由缓存机构16而送给后续工序的
目.ο
[0094]但是,如果像上述那样投入工件W,不仅在上述预定部位,在上述准预定部位也有已设置了工件W的情况。比如,像图15所示的那样,有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12的工件配置部Ρ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Ρ的那个工件配置部Ρ(预定部位)上已设置了工件W7,另外,与预定部位的转台11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相隔一个而邻接的工件配置部Ρ(准预定部位)上也已设置了工件W2的情况。在这样的场合,在下次到达投入位置R1且没有设置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Ρ上设置工件W。比如,像图16所示的那样,在取出工件W1,处于空的状态的工件配置部Ρ到达投入位置R1时,将工件W13设置于该空状态的工件配置部Ρ。
[0095]之后,通过分别在适合的时刻进行运送工序、叠置工序、配置工序与取出工序,像图17所示的那样,以与工件W的配置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18?22秒)相同的时间间隔而获得叠层体4。
[0096]另外,已取出的工件W和叠层体4中的一部分在临时贮存于缓存机构16后,在规定的时刻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比如,从取出工件W6到取出下一工件W7的间隔比工件W1?W6的取出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0秒)少出生产节拍a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秒),小于处理能力C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0秒/个)。由此,工件W7、装载于其上的叠层体4在缓存机构16中临时贮存后,于规定的时刻,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另外,工件W8?W12和装载于其上的叠层体4也同样于缓存机构16中临时贮存后,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但是,贮存于缓存机构16中的工件W和叠层体4仅构成一组。
[009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如,从取出工件W12到取出工件W13的间隔比工件W7?W12的取出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0秒)多出生产节拍a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2秒)。由此,其结果是,消除缓存机构16的工件W和叠层体4的贮存,在以后,叠层体4等贮存于缓存机构16中的场合,会与完全没有贮存的场合交替地发生。
[0098]像上面具体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可基本等间隔地获得叠层体4,可以基本相等的间隔而将叠层体4送给后续工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