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6075发布日期:2018-06-14 23:0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作为控制、信号、保护、运动通讯及直流照明等所需的直流电源,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造纸、煤炭、建材、纺织、酿酒等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稳压稳流精度低、响应速度慢、噪声大、效率低,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较低,因此,我们提出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输入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组、电池取样监测模块、微机监控模块、通讯接口、合闸母线、调压装置、控制母线和绝缘监测模块,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组和合闸母线依次连接,且蓄电池组与电池取样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取样监测模块与微机监控模块连接,且微机监控模块分别与充电模块、通讯接口、绝缘监测模块和调压装置连接,所述调压装置分别与合闸母线和控制母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绝缘监测分路选线装置,所述绝缘监测分路选线装置分别与微机监控模块和绝缘监测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电池巡检装置,所述电池巡检装置分别与蓄电池组和微机监控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报警装置和电池柜,所述报警装置与微机监控模块连接,且蓄电池组位于电池柜内。

优选的,所述调压装置包括硅二极管调压模块和自动无极调压模块,且硅二极管调压模块和自动无极调压模块分别与微机监控模块、合闸母线和控制母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取样监测模块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取样监测,且微机监控模块用于进行监视和控制,所述绝缘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直流绝缘。

本发明中,通过电池取样监测模块能够对蓄电池组进行取样监测,通过微机监控模块能够进行监视和控制,通过绝缘监测模块能够监测直流绝缘,通过交流输入模块能够输入交流电,通过充电模块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且能够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通过通讯接口能够传输监测数据,且能够接收控制命令,本发明具有稳压稳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噪声低、效率高等优点,使得开关电源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参考图1,本发明提出了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输入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组、电池取样监测模块、微机监控模块、通讯接口、合闸母线、调压装置、控制母线和绝缘监测模块,交流输入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组和合闸母线依次连接,且蓄电池组与电池取样监测模块连接,电池取样监测模块与微机监控模块连接,且微机监控模块分别与充电模块、通讯接口、绝缘监测模块和调压装置连接,调压装置分别与合闸母线和控制母线连接,通过电池取样监测模块能够对蓄电池组进行取样监测,通过微机监控模块能够进行监视和控制,通过绝缘监测模块能够监测直流绝缘,通过交流输入模块能够输入交流电,通过充电模块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且能够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通过通讯接口能够传输监测数据,且能够接收控制命令,本发明具有稳压稳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噪声低、效率高等优点,使得开关电源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监测分路选线装置,绝缘监测分路选线装置分别与微机监控模块和绝缘监测模块连接,还包括电池巡检装置,电池巡检装置分别与蓄电池组和微机监控模块连接,还包括报警装置和电池柜,报警装置与微机监控模块连接,且蓄电池组位于电池柜内,调压装置包括硅二极管调压模块和自动无极调压模块,且硅二极管调压模块和自动无极调压模块分别与微机监控模块、合闸母线和控制母线连接,电池取样监测模块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取样监测,且微机监控模块用于进行监视和控制,绝缘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直流绝缘,通过电池取样监测模块能够对蓄电池组进行取样监测,通过微机监控模块能够进行监视和控制,通过绝缘监测模块能够监测直流绝缘,通过交流输入模块能够输入交流电,通过充电模块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且能够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通过通讯接口能够传输监测数据,且能够接收控制命令,本发明具有稳压稳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噪声低、效率高等优点,使得开关电源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交流输入模块输入交流电,经充电模块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接着传输至合闸母线,电池取样监测模块对蓄电池组进行监测,绝缘监测模块对直流绝缘进行监测,监测数据传输至微机监控模块,微机监控模块根据监测数据对充电模块和调压装置进行控制,同时微机监控模块经通讯接口将监测数据传输出去,且接收控制命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