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斜槽转子、基于该转子的定转子等槽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13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斜槽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斜槽转子的槽数与同其相配合的定子的槽数相等;所述双斜槽转子包括第一转子、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反向扭斜;

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斜槽距离均为:

S [ πD i 1 Z 1 + p , πD i 1 Z 1 - p ] ]]>

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斜槽角度均为:

α [ 2 π Z 1 + p , 2 π Z 1 - p ] ]]>

其中,Z1为定子槽数,p为电机极对数,Di1为定子内径;

所述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的错开角度为:

β ( 0 , 2 π 2 Z 2 ] ]]>

其中Z2为转子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斜槽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通过中间环连接。

3.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槽转子的定转子等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双斜槽转子;所述双斜槽转子为内置转子;

所述双斜槽转子的槽数与所述定子的槽数相等;所述双斜槽转子包括第一转子、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反向扭斜;

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斜槽距离均为:

S [ πD i 1 Z 1 + p , πD i 1 Z 1 - p ] ]]>

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斜槽角度均为:

α [ 2 π Z 1 + p , 2 π Z 1 - p ] ]]>

其中,Z1为定子槽数,p为电机极对数,Di1为定子内径;

所述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的错开角度为:

β ( 0 , 2 π 2 Z 2 ] ]]>

其中Z2为转子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转子等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通过中间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转子等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双斜槽转子的槽数均为24;所述双斜槽转子中每段斜槽的角度均为15°;所述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的错开角度为错开角度为7.5°;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斜槽距离均为10.4mm;所述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的错开距离为5.2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转子等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双斜槽转子的槽数均为36;所述双斜槽转子中每段斜槽的角度均为10°;所述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的错开角度为错开角度为5°;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斜槽距离均为11.8mm;第一转子的槽体与所述第二转子中对应的槽体的错开距离为5.9mm。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定转子等槽配合结构的感应电机或者感应式电磁泵。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