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14976阅读:来源:国知局
腔腔口背对所述壳盖,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和起动控制器容纳腔位于壳体的左端并且该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的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腔口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的起动控制器容纳腔腔口朝向所述的壳盖,外接端子机构插腔开设于壳体上并且贯通于壳体的厚度方向,壳盖在同时对应于所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腔口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腔口的位置与壳体配合;一过载保护器,该过载保护器设置在所述过载保护器容纳腔内;一无功耗起动器,该无功耗起动器包括彼此电气连接的无功耗起动器本体和起动控制器,无功耗起动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内,而起动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起动控制器容纳腔内;一外接端子机构,该外接端子机构与所述外接端子机构插腔插配并且同时与所述过载保护器以及无功耗起动器电气连接,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端子机构插腔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背对所述壳盖的一侧的第一、第二、第三插片腔和第四插片腔,第一插片腔开设于所述壳体右端下方,第二插片腔开设于壳体的左端下方,第三插片腔开设于壳体的左端上方,第四插片腔开设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外接端子机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插片和第五插片,第一插片与所述第一插片腔插配,第二插片与所述第二插片腔插配,第三插片与所述第三插片腔插配,第四插片固定在所述过载保护器上,第五插片与所述第四插片腔插配,其中:第二插片以及第五插片均与所述无功耗起动器的所述起动控制器电气连接,第四插片与所述过载保护器电器连接,而第一插片以及第三插片作为中转端子并且与外接电源及电容电气连接。
[001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外壁和后侧外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壳体搭扣,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壳体搭扣之间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卡扣导向块;在所述的壳盖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壳盖卡扣,藉由该对壳盖卡扣与所述的一对壳体搭扣相配合而使壳盖与壳体固定并且由壳盖对所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腔口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腔口蔽护。
[001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插片腔的形状呈U字形,并且在该第一插片腔内构成有一贯穿所述壳体的壳体壁的第一、第二涨紧凸起插槽和一第三涨紧凸起插槽,第一涨紧凸起插槽位于第一插片腔的所述U字形的左侧,第三涨紧凸起插槽位于第一插片腔的所述U字形的右侧,第二涨紧凸起插槽位于第一插片腔的所述U字形的下部;在所述第一插片的底部延伸构成有探出第一插片的底面的并且形状呈Λ字形的一第一、第二涨紧凸起和一第三涨紧凸起,第一涨紧凸起与第一涨紧凸起插槽相配合,第二涨紧凸起与第二涨紧凸起插槽相配合,第三涨紧凸起与第三涨紧凸起插槽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插片腔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在该第二插片腔内构成有一贯穿壳体的壳体壁的涨紧插凸插槽,而在所述的第二插片上构成有一涨紧插凸和一插置脚,涨紧插凸的形状呈Λ字形并且与涨紧插凸插槽相配合,而插置脚与所述无功耗起动器的所述起动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三插片腔的形状呈一字形,并且在该第三插片腔内构成有一贯穿壳体的壳体壁的第一插置涨紧凸缘槽和一第二插置涨紧凸缘槽,在所述第三插片的底部延伸构成有一第一插置涨紧凸缘和一第二插置涨紧凸缘,第一插置涨紧凸缘的形状呈Λ字形并且与第一插置涨紧凸缘槽相配合,第二插置涨紧凸缘的形状同样呈Λ字形并且与第二插置涨紧凸缘槽相配合。
[0015]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插片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螺钉与外部导线电气连接的第一插片螺钉孔;在所述的第二插片上同样开设有用于通过螺钉与外部导线电气连接的第二插片螺钉孔;在所述的第三插片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螺钉与外部导线电气连接的第三插片螺钉孔。
[0016]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无功耗起动器本体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以纵向状态设置在所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内,第一接触片在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朝向设置在所述起动控制器容纳腔内的所述起动控制器的一侧相接触的状态下插置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内,第二接触片在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背对起动控制器的一侧相接触的状态下同样插置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内,并且在该第二接触片上延伸构成有一接触片插脚,该接触片插脚的上端插入所述的第四插片腔内并且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在所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的腔底壁上以横向状态构成有凸起于腔底壁表面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Λ字形的一对底壁顶突,该对底壁顶突既彼此间隔又相互保持并行,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的左腔壁和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的位置沿着左腔壁和右腔壁的高度方向各以纵向状态构成有凸起于左腔壁和右腔壁表面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同样呈Λ字形的一侧壁顶突,该左腔壁和右腔壁上的侧壁顶突分别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底壁顶突的两侧,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下部支承在所述的一对底壁顶突上,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左侧与所述左腔壁上的侧壁顶突接触,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右侧与所述右腔壁上的侧壁顶突接触;在所述的壳盖朝向所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位置构成有一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的壳盖顶突,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上部支承在壳盖顶突上;所述的第二插片以及所述的第五插片与所述的起动控制器电气连接。
[0017]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接触片上构成有第一接触片簧片,该第一接触片簧片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朝向所述起动控制器的一侧接触;在所述第二接触片上构成有第二接触片簧片,该第二接触片簧片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背对起动控制器的一侧接触,并且第一、第二接触片簧片彼此形成十字交错的位置关系。
[0018]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起动控制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双向可控硅,该电流互感器和双向可控硅共同设置在所述起动控制器容纳腔内,电流互感器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引接脚和第四引接脚,双向可控硅具有第一、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第一引脚与第一引接脚连接,并且该第一引脚还与连接件连接,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插片电气连接,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电气连接,第三引脚与第二引接脚电气连接,第三引接脚与所述第五插片电气连接。
[0019]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再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过载保护器包括基座、固定座、双金属片、电热丝、第一、第二保护器插脚、动触头簧片、顶杆和保护器盖,基座构成有一基座腔,并且该基座以其基座腔朝向下的状态容纳在构成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过载保护器容纳腔内,在基座腔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顶杆座,在顶杆座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与外界相通的顶杆让位孔,并且在基座腔的腔口的部位围绕基座腔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双金属片台阶座,固定座朝向基座的一侧构成有一基座配合腔,藉由该基座配合腔而将固定座套置在基座上,在固定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顶杆通孔,该顶杆通孔与所述的顶杆让位孔相对应,在固定座上并且在背对基座配合腔的一侧构成有一插脚簧片配合槽、一动触头簧片配合槽、一保护器插脚孔、一插脚簧片定位凸缘和一动触头簧片定位凸缘,双金属片搁置在所述双金属片台阶座上,并且该双金属片背对电热丝的一侧的边缘部位与设置在双金属片台阶座上的双金属片支承圈接触,电热丝对应于双金属片的上方,并且在与双金属片相接触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基座腔内,在该电热丝的一端构成有一电热丝第一引出接脚,该电热丝第一引出接脚在依次途经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座后与所述第二保护器插脚的下部电气连接,而电热丝的另一端构成有一电热丝第二引出接脚,该电热丝第二引出接脚同样在依次途经基座和固定座后与所述动触头簧片电气连接,第一保护器插脚探出固定座的侧部并且插置在所述壳体上,在该第一保护器插脚的上部延伸有一静触点簧片,该静触点簧片与所述的插脚簧片配合槽相配合,在该静触点簧片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插脚簧片定位凸缘的位置开设有一静触点簧片定位孔,该静触点簧片定位孔套置在插脚簧片定位凸缘上,在静触头簧片的另一端并且在朝向动触头簧片的一侧固定有一静触点,第二保护器插脚的下部插入所述的保护器插脚孔内,而上部与所述第四插片电气连接,动触头簧片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簧片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动触头簧片配合槽相配合,在该动触头簧片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动触头簧片定位凸缘的位置开设有一动触头簧片孔,该动触头簧片孔套置在动触头簧片定位凸缘上,在动触头簧片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顶杆通孔的位置构成有一顶杆顶推致动凸缘,该顶杆致动凸缘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顶杆,动触头簧片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的位置固定有一动触点,顶杆的下端支承在双金属片的中央位置,而顶杆的上端在依次途经所述顶杆让位孔和顶杆通孔后在对应于所述顶杆顶推致动凸缘的下方的位置与顶杆顶推致动凸缘相配合,保护器盖在对应于所述固定座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过载保护器容纳腔的过载保护器容纳腔腔口相配合,并且在该保护器盖上开设有一保护器插脚槽,所述第二保护器插脚的上部插入该保护器插脚槽内并且与所述的第四插片电气连接。
[0020]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壳体上并且围绕所述过载保护器容纳腔的过载保护器容纳腔腔口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保护器盖固定柱,而在所述保护器盖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保护器盖固定柱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数量与一组保护器盖固定柱的数量相等的一组固定柱配合孔,该组固定柱配合孔与一组保护器盖固定柱相配合,并且在保护器盖背对过载保护器容纳腔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保护器盖的表面的插片固定柱,在所述的第四插片上构成有一插片固定柱配合孔,该插片固定柱配合孔与插片固定柱相配合,在所述的壳体上并且在与所述过载保护器容纳腔相邻的位置构成有一保护器插脚插孔,探出所述固定座的侧部的所述第一保护器插脚插入该保护器插脚插孔内;在所述基座的顶壁上开设有一电热丝第一引出接脚过渡孔和一电热丝第二引出接脚过渡孔,而在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一电热丝第一引出接脚引出孔和一电热丝第二引出接脚引出孔,电热丝第一引出接脚过渡孔与电热丝第一引出接脚引出孔相对应,而电热丝第二引出接脚过渡孔与电热丝第二引出接脚引出孔相对应,所述电热丝的电热丝第一引出接脚在依次途经电热丝第一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