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外围设备以及中心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024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心设备100的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lOl ;否),以及虽然发送了直接公告但不能从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接收连接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3 ;否),公告发送部251发送间接公告(步骤SI 10)。具体来讲,公告发送部251将不包含中心设备100的地址的公告一并广播发送。
[0081]然后,外围设备200的控制部202从不确定的众多中心设备100中检索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 (步骤SI 11)。
[0082]该检索的方法采用公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控制部202在间接公告发送后,比较从不确定的众多中心设备100中的任意一个中心设备100发送的识别该中心设备100的参数、和预先存储于ROM204中的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的参数,根据参数彼此是否一致来检索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另外,识别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的参数的存储例如在与中心设备100配对时,登记于R0M204中。
[0083]然后,控制部202在参数彼此不一致的情况下,设为未能发现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的情况(步骤S112 ;否),进行间接公告的发送并再次进行检索(步骤SllO以及SllDo控制部202间歇地反复发送间接公告并反复进行参数彼此的比较(步骤SllO至112),直到发现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为止。
[0084]然后,若参数彼此一致,则设为控制部202发现了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的情况(步骤112 ;是),对该中心设备100进行包含表示是连接对象的意思的通知的公告,从该中心设备100接收连接请求信号(步骤S113)。然后,在与该中心设备100之间,进行上述的步骤S104至109的处理,结束公告发送处理。
[0085]另外,基于上述的公知方法的检索必须分别与不确定的众多中心设备100进行无线通信,到进行检索并接收连接请求信号为止的时间一般比到进行直接公告的发送并接收连接请求信号为止的时间长。
[0086]接下来,参照图5来对中心设备100进行的公告接收处理进行说明。该公告接收处理以中心设备100接收通过外围设备200发送的公告为契机而开始。另外,该中心设备100处于可与外围设备200进行无线通信的距离内,并且被进行扫描指示。
[0087]首先,公告接收部150对接收到的公告是否是直接公告进行判断(步骤S201)。公告接收部150例如能够根据公告中是否包含地址来判断是否是直接公告。
[0088]这里,在公告是直接公告的情况下(步骤S201 ;是),本装置地址判断部151对接收到的公告所包含的地址与当前本装置的地址是否一致进行判断(步骤S202)。所谓当前本装置的地址,例如是指接收公告时本装置的地址。
[0089]这里,在接收到的公告所包含的地址与当前本装置的地址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2 ;是),连接请求信号发送部152对外围设备200进行连接请求信号的发送(步骤S204)。向该连接请求信号附加本装置的地址。然后,在与外围设备200确立连接之后,数据接收部153接收从该外围设备200发送的数据(步骤S205)。然后,对是否断开与外围设备200的连接进行判断(步骤S206),在判断为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206 ;是),进入步骤S209。然后,在连接的断开前,地址保存部154保存当前本装置的地址(步骤S209)。然后,控制部102进行连接的断开(步骤S210),结束公告接收处理。
[0090]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未断开与外围设备200的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206 ;否),对本装置的地址是否已变更进行判断(步骤S207)。在本装置的地址未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207 ;否),返回到步骤S206。在本装置的地址变更了的情况下,(步骤S207 ;是),将包含变更后的地址的地址变更通知发送到外围设备200 (步骤S208)。然后,返回到步骤S206。另外,地址变更通知可以与发送的数据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
[0091]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公告所包含的地址与当前本装置的地址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2 ;否),本装置地址判断部151对接收到的公告所包含的地址与本装置的地址的履历的任意一个是否一致进行判断(步骤S203)。具体来讲,本装置地址判断部151参照R0M104中保存的本装置的地址的履历,对接收到的公告是否包含履历中的地址进行判断。
[0092]这里,在与本装置的地址的履历的任意一个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3 ;是),进行上述的步骤S204至210的处理,结束公告接收处理。另一方面,在与本装置的地址的履历全部都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3 ;否),中心设备100视为不是外围设备200的连接对象,结束公告接收处理。
[0093]另一方面,在公告不是直接公告的情况下(步骤S201 ;否),也就是说,在间接公告的情况下,控制部102对本装置是否是外围设备200的连接对象进行判断(步骤S211)。具体来讲,在接收间接公告之后,控制部102将识别本装置的参数发送到外围设备200。然后,控制部102在从外围设备200接收到包含表示是连接对象的意思的通知的公告的情况下,判断为本装置是连接对象(步骤S211 ;是),在进行了步骤S204至S210的处理之后,结束公告接收处理。
[0094]另一方面,控制部102在未从外围设备200接收到包含表示是连接对象的意思的通知的公告的情况下,判断为本装置不是连接对象(步骤S211 ;否),结束公告接收处理。
[0095]参照图6来对以上参照图4以及图5来说明的公告收发处理的具体例进行说明。表示图6的顺序的图示出外围设备200与中心设备100之间的公告的收发。此外,中心设备100处于可与外围设备200进行无线通信的距离内,并且被进行扫描指示。此外,假设外围设备200与中心设备100除了配对,过去没有连接的情况。
[0096]首先,由于没有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的地址,因此外围设备200间歇地发送间接公告,进行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的检索。然后,若发现中心设备100,则接收来自该中心设备100的连接请求信号,并确立连接。然后,在外围设备200与中心设备100之间进行了数据的收发之后,外围设备200从中心设备100获取地址al。
[0097]此时,如图7的左图所示,外围设备200将获取到的地址al与中心设备100建立对应,并保存于R0M204。另一方面,如图8的左图所示,中心设备100将本装置的地址al作为履历,保存于R0M104。
[0098]返回到图6,外围设备200在向连接了 I次的中心设备100发送公告的情况下,发送包含获取到的地址al在内的直接公告。接收该直接公告时的中心设备100的地址从al变为a2。
[0099]在该情况下,中心设备100的当前的地址a2与直接公告中包含的中心设备100的地址al不一致。因此,中心设备100对图8的左图所示的本装置的地址的履历进行参照。然后,中心设备100判断出本装置的过去的地址al与直接公告中包含的地址al —致,来判断为本装置是外围设备200的连接对象。
[0100]接下来,中心设备100发送连接请求信号,在外围设备200与中心设备100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然后,外围设备200从中心设备100获取地址a2。
[0101]此时,如图7的右图所示,外围设备200在地址al覆盖所获取的地址a2,并保存于R0M204。外围设备200由于将最近的地址包含在内来发送直接公告,因此不使用在最近的连接之前的连接时获取到的地址。另一方面,如图8的右图所示,中心设备100将本装置的地址a2设为履历并保存于R0M104。
[0102]另外,在接收直接公告时的中心设备100的地址保持在al的情况下,本装置的地址的履历中已经存在地址al。在该情况下,中心设备100将地址al以al覆盖或者跳过保存处理。
[0103]另外,在通过BLE来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到中心设备100发送连接请求为止、与到外围设备200接收连接请求为止,通过预先确定的信道来进行,从连接确立后到断开为止的处理通过预先确定的信道来进行通信。
[0104]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存在作为连接对象的中心设备100的地址的情况下,夕卜围设备200发送包含该地址的直接公告。因此,在接收到该直接公告的中心设备100的地址保持为最近连接时的地址的情况下,连接的精确度提高。
[0105]此外,中心设备100接收直接公告,在其中包含的地址与当前的地址不一致的情况下,参照本装置的地址的履历,判断是否与履历中的地址一致。因此,即使在中心设备100的地址变化了的情况下,只要是来自过去连接过的外围设备200的直接公告就能够进行连接。因此,由于能够减少直接公告发送时连接的失败,因此能够避免外围设备200与中心设备100之间的无用的通信,并能够提高连接的精确度。
[0106]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外围设备200若从中心设备100获取地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