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三级数字接口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535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小数目的不同电压级实现多达12个的待接收的状态。
[0035]对于输出状态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状态,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中的两个输入端子可以处于公共电压,且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中的第三个输入端子可以处于不同电压。该特征可以实现三线数字接口利用小数目的不同电压进行操作。例如,该不同电压可以是0。对于输出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状态,例如,公共电压可以是t,其中是信令电压,且对于输出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状态,公共电压可以是例如_Vl0在该示例中,提供具有两个不同极性的一个幅度的电压。
[0036]对于输出状态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状态,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和第三输入端子C可以处于不同的电压,其中,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和第三输入端子C中的一个输入端子处于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的另外两个输入端子的电压的中间的中间电压。该特征可以实现三线数字接口利用小数目的不同电压进行操作。例如,不同电压中的两个电压可以是Vjp -v i,其中,Vi是信令电压,即具有两个不同极性的一个幅度的电压,在该情况下,中间电压是0。
[0037]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所述接收器的12个输出状态;其中,对于所述12个输出状态中的6个输出状态,所述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中的两个输入端子处于公共电压,且所述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中的第三个输入端子处于不同电压;且其中,对于所述12个输出状态中的另外6个输出状态,所述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三输入端子处于不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中的一个输入端子处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中的另外两个输入端子的电压的中间的中间电压。以此方式,例如,通过仅提供具有两个不同极性的一个幅度的电压,可以经由三线数字接口表示12个状态,其中,中间电压是0。
【附图说明】
[0038]现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0039]图1是接收器的示意图;
[0040]图2是用于接收器的每一状态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表;
[0041]图3是示出针对一个状态的电流和电压的接收器的示意图;
[0042]图4是示出针对另一状态的电流和电压的接收器的示意图;
[0043]图5是操作三线数字接口的方法的流程图;
[0044]图6是信令系统的示意图;
[0045]图7是接收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46]图8是示出针对一个状态的电流和电压的接收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47]图9是示出针对另一状态的电流和电压的接收器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48]图10是联接至接收器的发送器的示意图;
[0049]图11是用于发送器的发送器输入信号和对于待发送的每一状态在发送器的输出端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表格;以及
[0050]图12是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参照图1,用于三线数字接口的接收器100包括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和第三输入端子C。在图1中,有第一输入端子A的两个实例;这两个实例表示相同的第一输入端子A,且仅为了图1清楚而分别示出。同样地,有第二输入端子B的两个实例,这两个实例表不单一的第二输入端子B ;有第三输入端子C的两个实例,这两个实例表不单一的第三输入端子C。接收器100具有第一输出端子AJ、AK、第三输出端子BJ、第四输出端子BK、第五输出端子CJ和第六输出端子CK、第一接合节点JA、第二接合节点JB、第三接合节点JC以及公共节点X。公共节点X也可被称为中心节点。
[0052]第一电阻元件R1联接在第一输入端子A和第一接合节点JA之间。第二电阻元件R2联接在第二输入端子B和第二接合节点JB之间。第三电阻元件R3联接在第三输入端子C和第三接合节点JC之间。
[0053]第四电阻元件R4、第五电阻元件R5和第六电阻元件R6的网络70具有第一网络端子71、第二网络端子72和第三网络端子73,所述第一网络端子71、所述第二网络端子72和所述第三网络端子73分别联接至第一接合节点JA、第二接合节点JB和第三接合节点JC。第四电阻元件R4联接在第一网络端子71和公共节点X之间,因此联接在第一接合节点JA和公共节点X之间。第五电阻元件R5联接在第二网络端子72和公共节点X之间,因此联接在第二接合节点JB和公共节点X之间。第六电阻元件R6联接在第三网络端子73和公共节点X之间,因此联接在第三接合节点JC和公共节点X之间。
[0054]因此,第四电阻元件R4、第五电阻元件R5和第六电阻元件R6以星形拓扑或星形结构布置。第一电阻元件R1、第二电阻元件R2和第三电阻元件R3具有基本上相等的电阻,第四电阻元件R4、第五电阻元件R5和第六电阻元件R6也具有基本上相等的电阻。因此,网络70是电对称的,电对称意味着网络70的在其第一网络端子71、第二网络端子72和第三网络端子73的所有对之间的阻抗是基本上相同的。这样的对是:第一网络端子71和第二网络端子72 ;第二网络端子72和第三网络端子73 ;以及第三网络端子73和第一网络端子7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阻元件R1、第二电阻元件R2和第三电阻元件R3的电阻基本上等于第四电阻元件R4、第五电阻元件R5和第六电阻元件R6的电阻,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电阻可以是不同的。
[0055]有第一比较器Cl,该第一比较器C1具有联接至第一输入端子A的非反相输入端
10、联接至第二接合节点JB的反相输入端12和联接至第一输出端子AJ的输出端14。第二比较器C2具有联接至第一输入端子A的非反相输入端20、联接至第三接合节点JC的反相输入端22和联接至第二输出端子AK的输出端24。第三比较器C3具有联接至第二输入端子B的非反相输入端30、联接至第三接合节点JC的反相输入端32以及联接至第三输出端子BJ的输出端34。第四比较器C4具有联接至第二输入端子B的非反相输入端40、联接至第一接合节点JA的反相输入端42以及联接至第四输出端子BK的输出端44。第五比较器C5具有联接至第三输入端子C的非反相输入端50、联接至第一接合节点JA的反相输入端52以及联接至第五输出端子CJ的输出端54。第六比较器C6具有联接至第三输入端子C的非反相输入端60、联接至第二接合节点JB的反相输入端62、以及联接至第六输出端子CK的输出端64。第一比较器C1到第六比较器C6可以利用例如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0S)输入晶体管和折叠式共源共栅结构实现。
[0056]参照图1描述的接收器100能够接收由三态驱动器驱动的三线接口的12个不同的状态。参照图2的表格,该12个不同的状态由编号为1到12的列表示。分别施加于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和第三输入端子C的第一输入端子电压、第二输入端子电压和第三输入端子电压分别表不为\、VjP V Co相应地,分别在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第三输入端子C处流动的第一输入端子电流、第二输入端子电流和第三输入端子电流分别表不为ΙΑ、Ιβ和le。对于12个状态中的每一状态,第一输入端子电压VA、第二输入端子电压Vjp第三输入端子电压V ^可以取值0、V -V i,如图2的表格所表示的,其中,Vi被称为信令电压,且ο是1和-V 间的中间值。第一输入端子电流IA、第二输入端子电流ιΒ、第三输入端子电流、的结果值,对于状态1到状态6而言是0、1:和-1 i,对于状态7到状态12而言是12、_12、212或-2I2,如图2的表格所示出的,其中,负值表示流出接收器100的电流,正值表示流入接收器100的电流。图2的表格中的用于第一输入端子电流IA、第二输入端子电流IB、第三输入端子电流I。的零值表示,没有电流在相应的输入端子处流动。I工和12分别被称为第一信令电流级和第二信令电流级。1:和I 2的相对值取决于相对于第一电阻元件R1、第二电阻元件R2、第三电阻元件R3的电阻的第四电阻元件R4、第五电阻元件R5和第六电阻元件R6的电阻。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该方面。
[0057]在状态1中,例如,第一输入端子电压¥八是-V,,第二输入端子电压%是V i,第三输入端子电压%是0,引起具有幅度I i的第一输入端子电流I八在第一输入端子A处从接收器100引出,相等幅度^的第二输入端子电流18在第二输入端子B处被供应给接收器100,第三输入端子电流1八为0,在第三输入端子C处没有电流流动。在状态2中,第一输入端子电压乂八是V i,第二输入端子电压%是-V i,第三输入端子电压V。是0,引起具有幅度1:的第一输入端子电流1八在第一输入端子A处被供应给接收器100,相等幅度I i的第二输入端子电流^在第二输入端子B处从接收器100引出,第三输入端子电流I八是0,在第三输入端子C处没有电流流动。在状态3中,第一输入端子电压¥八是41,第二输入端子电压%是0,以及第三输入端子电压\是-V 引起具有幅度^的第一输入端子电流I八在第一输入端子A处从接收器100引出,第二输入端子电流IB为零,在第二输入端子B处没有电流流动,具有幅度^的第三输入端子电流I ^在第三输入端子C处被供应给接收器100。状态4、状态5和状态6可以以相应的方式容易地解释。
[0058]在图2的表格中,在状态7到状态12中,第一输入端子电压VA、第二输入端子电压VB和第三输入端子电压V e均不是0,而是具有值V -V y引起在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和第三输入端子C中的每一者处流动的非零电流。而且,第一输入端子电压VA、第二输入端子电压VB和第三输入端子电压Vc中的任意二者可以具有相同的值。例如,在状态7中,第一输入端子电压VJP第三输入端子电压V ^是-V i,且第二输入端子电压%是V i,引起具有幅度212的第二输入端子电流I B在第二输入端子B处被供应给接收器100,且具有幅度
的第一输入端子电流I A和第三输入端子电流I e在第一输入端子A和第三输入端子C中的每一者处从接收器100引出。在状态8中,第一输入端子电压VA和第三输入端子电压V c是Vi,第二输入端子电压%是-V y引起具有幅度212的第二输入端子电流IB在第二输入端子B处从接收器100引出,具有幅度12的第一输入端子电流I A和第三输入端子电流I。在第一输入端子A和第二输入端子C中的每一者处被供应给接收器100。状态9到状态12可以以相应的方式被容易地解释。
[0059]第一比较器C1到第六比较器C6中的每一者的每个输入端具有高阻抗,因此没有显著的电流流入或流出这些输入端。因此,在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或第三输入端子C中的一者处进入接收器100的所有电流流入在第一输入端子A、第二输入端子B或第三输入端子c中的另外一者或二者。因此,在第一比较器C1到第六比较器C6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的非反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建立电压差。针对第一电阻元件R1到第六电阻元件R6都具有相等电阻的情况,对于图2的状态6,在图3中示出了这些电压差。图3再现了图1的接收器100,且附加地示出了具有值0的第一输入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