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定位感知、大数据处理、精准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技术相结合的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定位感知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精准信息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相互融合的技术,包括软硬件架构设计及信令流程。该设计能够监测到移动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向移动智能终端发送感知信号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并向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精准信息、应用和信息共享的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周围的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且伴随着智慧地球的概念在全球的发展,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都会主动的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自己的信息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对更多的普通民众所推送,达到其宣传的目的。
[0003]在逐渐发展的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逐渐成熟,以及当下广为传播的近距离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城市进入真正的建设、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0004]早在几年前“感知中国”这个概念拉动了物联网的创新。利用各种感知设备和识别设备获取位置、天气、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并通过网络传递后交由处理中心加工、分析和控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通信网、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构成的泛在网已经悄悄的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都得以实现。
[0005]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定位传感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可以利用物联网/泛在网并结合感知围栏技术感知位置、感知资源的特征信息。比如:人流方向、拥挤程度、票务价格、景点介绍、停车位、交通、酒店、餐饮、购物和娱乐;网络预订、网络支付;电子化的车、船、机票和门票;家人、朋友、旅友乐趣分享;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及时准确的把握普通群众的活动信息和相关企、事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从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的转变。将旅游景区、展馆、住宿、交通、餐饮、消费等孤立资源变为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依靠近距离感知围栏、导航定位(GPS/北斗)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搭建主动感知旅游资源、交通资源、商业资源以及旅游活动、旅游者等信息的资讯共享平台、推送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管理单位的决策、公共服务产业的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普通受众互动体验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智慧地球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弊端,实现智慧地球概念的推广与应用,特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定位传感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可以利用物联网/泛在网并结合感知围栏技术感知位置、感知资源的特征信息。比如:人流方向、拥挤程度、票务价格、景点介绍、停车位、交通、酒店、餐饮、购物和娱乐;网络预订、网络支付;电子化的车、船、机票和门票;家人、朋友、旅友乐趣分享;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及时准确的把握普通群众的活动信息和相关企、事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从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的转变。将旅游景区、展馆、住宿、交通、餐饮、消费等孤立资源变为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依靠近距离感知围栏、导航定位(GPS/北斗)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搭建主动感知旅游资源、交通资源、商业资源以及旅游活动、旅游者等信息的资讯共享平台、推送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管理单位的决策、公共服务产业的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普通受众互动体验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智慧地球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0007]—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该系统是由定位模块、信息推送模块、采集分析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构成;其中:定位模块确定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向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信息推送模块传输身份识别码和相关广播信息;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信息推送模块接收到定位模块中的传感器传输的广播信息和传感器身份识别码;并通过信息推送模块向采集分析模块发送传感器身份识别码和信息推送模块的身份识别码;采集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地理信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行为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并将大数据分析结果传输到后台处理模块进行相关运算解析、构建模型并利用信息推送模块的身份识别码和当前使用者对应的地理位置定位模块的信息,联合已有模型确定相关广播信息的推送;将地理信息的模型运算后的信息传输至移动智能终端。
[0008]—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其中:
所述定位模块:确定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向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信息推送模块传输身份识别码和相关广播信息;
所述定位模块是由导航定位子模块和指令处理子模块构成;
所述信息推送模块:设置在移动智能终端内,用于侦测传感器信息并传送感知到的传感器的信息和信息推送模块的信息传输至采集分析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中,从后台处理模块中接收读取、存储、下载和安装相应的信息和软件;在信息推送模块中可存放感知服务软件和应用软件;
所述信息推送模块是由软件控制界面子模块,信息处理子模块,无线信息收发子模块和网络信息收发子模块构成;
所述采集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定位模块、应用软件执行模块采集到的地理信息、移动智能终端关注的信息和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并将大数据分析结果传输到后台处理模块中;
所述采集分析模块是由位置管理子模块、内容管理子模块、数据仓库和分析子模块构成;
所述后台处理模块:用于将大数据分析后的信息进行相关运算解析、构建模型并利用信息推送模块的身份识别码和当前使用者对应的地理位置定位模块的信息,联合已有模型确定相关广播信息的推送,并将地理信息的模型运算后的信息传输至移动智能终端;
所述后台处理模块是由数据预处理子模块、模型建设子模块、应用子模块和存储子模块构成。
[0009]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其中,所述定位模块:确定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并向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信息推送模块传输身份识别码和相关广播信息;定位模块是由导航定位子模块和指令处理子模块构成;
其中:
导航定位子模块:所述导航定位子模块是由传感器和位置信息监测软件构成,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检测设置在指定范围内的传感器,位置信息监测软件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坐标信息进行监测,将传感器与位置信息监测软件所监测的结果进行整合确定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指令处理子模块:用于接收、传输定位信息与控制命令,并进行与该命令相对应的处理。
[0010]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其中,所述信息推送模块:设置在移动智能终端内,用于侦测传感器信息并传送感知到的传感器的信息至采集分析模块中,存储、读取、下载和安装相应的信息;在信息推送模块中可存放感知服务软件和应用软件;
所述信息推送模块是由软件控制界面子模块,信息处理子模块,无线信息收发子模块和网络信息收发子模块构成;其中:
软件控制界面子模块:用于提供给使用者设定无线传感器感知服务软件;
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接收、解析来自采集分析模块中的应用软件信息、网址信息和网页信息,并将接收、解析后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存储、读取、下载和安装处理;
无线信息收发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无线传感器所传输的信息及传送设定传感器的信息;
网络信息收发子模块:用于传输、查询信息给采集分析模块,接收来自采集分析模块的信息。
[0011 ] 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其中,所述采集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定位模块、应用软件执行模块采集到的地理信息、移动智能终端关注的信息和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并将大数据分析结果传输到后台处理模块中;
所述采集分析模块是由管理子模块、数据仓库和分析子模块构成;其中,
所述管理子模块:用于对位置信息对应的数据采集设施的维护,对数据采集设备推送的内容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数据仓库:用于存储数据采集设施的访问量、位置信息和推送内容信息以及位置信息和推送内容的关系信息;
所述分析子模块:用于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大数据分析。
[0012]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其中,所述后台处理模块:用于将大数据分析后的信息进行相关运算解析、构建模型并利用信息推送模块的身份识别码和当前使用者对应的地理位置定位模块的信息,联合已有模型确定相关广播信息的推送,并将地理信息的模型运算后的信息传输至移动智能终端;所述后台处理模块是由数据预处理子模块、模型建设子模块、应用子模块和存储子模块构成;其中:
所述数据预处理子模块:将分析后的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组织适合建模的数据,将不合理的数据进行剔除; 所述模型建设子模块:利用适合的建模的数据通过聚类、分类、时间序列、神经网络运算技术进行建模组建;
所述应用子模块:利用信息推送模块的身份识别码和当前使用者对应的位置信息,结合已有模型信息确定相关推送信息,将应用后的结果信息进行传输;
所述存储子模块:将模型运算后的信息、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0013]一种无线传感器信息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定位感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检测设置在指定范围内的传感器,位置信息监测软件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坐标信息进行监测,将传感器与位置信息监测软件所监测的结果进行整合确定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数据采集、分析:将移动智能终端中的数据信息和传感器传输的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将存储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处理:将大数据分析的数据进行筛选,将合格的数据进行解算和模型组建;精准信息传输:结合当前移动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应用软件使用习惯,联合模型确定相关信息的传输,将模型运算后的信息通过文字、图形、数字形式进行传输。
[0014]一种无线传感器信息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信息共享,其信息共享步骤在精准信息传输之后,其具体步骤为:
信息共享:将数据信息和模型信息进行统一格式化处理,并将数据信息、模型信息存储到公共平台进行信息共享。
[0015]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系统、方法,其中:当出现多个传感器归纳为一个传感器群组时,对该传感器群组赋予群组代码,将该群组的代码分别传输到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信息推送模块中,信息推送模块将该群组代码传输到采集分析模块中进行判断群组代码的合法性,对合法传感器群组代码进行相关信息传输至信息推送模块中,将不合法的传感器群组代码丢弃。
[0016]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方法,其中,所述定位感知的具体步骤为:
基础设施布设:在指定地理位置布设感知围栏,感知围栏可以由多个传感器组成; 电子设备定位:通过位置信息监测软件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坐标进行监测,再通过设置在指定范围内的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定位,结合位置信息监测软件和传感器分别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结果进行融合确定电子设施的精确地理位置信息;
数据传输:传感器监测到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身份识别码和相关广播信息,电子设备中的信息推送模块将感知到的传感器信息、关联信息和信息推送模块中关注的信息、关联信息和信息推送模块的身份识别码信息进行传输。
[0017]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信息数据采集:通过电子设备中的软件执行模块采集到固定地理信息在指定时期内的访问量信息,通过软件执行模块对电子设备持有者所关注的信息进行采集;
数据统计、存储:将采集到的固定地理信息数据和电子设备数据按照类别进行存储和数据整合、统计;
大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按照关联性分析;
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为数据采集设备的访问量、位置信息和推送内容信息,位置信息和推送内容的关系信息。
[0018]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信息推送方法,其中,所述大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数据预处理:将分析后的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组织适合建模的数据,将不合理的数据进行剔除;
模型组建:利用适合的建模的数据通过聚类、分类、时间序列、神经网络运算技术进行建模组建;
模型存储:将模型运算后的信息进行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