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dc负载控制的方法、设备与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90877阅读:来源:国知局
1. 637. 2. 10. 2)。
[0089] 所述关键性(即上文控制消息参数中的criticality)可以设置为FALSE,以使其 向上兼容。这种控制适用于任何LDAP请求(request)消息或LDAP应答(response)消息。
[0090] 所述第二设备2的控制确定装置22根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 相对应的负载控制信息。
[0091] 具体地,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根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 应的负载均衡控制信息或过载控制信息,例如,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根据所获取的负载状 态报告中的第一设备的负载因子和/或循环周期RTT,将SOAP通知分至具有最小负载的第 一设备上,以确保所有第一设备的负载能够均匀分布等。
[0092] 优选地,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可以确定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相对应的一 个或多个负载分组;根据所述负载分组,结合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 应的负载控制信息。
[0093] 具体地,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可以获取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相对应的地 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的远近关系,确定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相对应 的一个或多个负载分组;其中,所述地理位置关系可以基于负载状态报告中的RTT或丢包 率等信息进行确定,如RTT高则认为距离较远等,或者,所述地理位置关系也可以基于其他 方式获取,如直接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或基于网络拓扑等进行获取。此外, 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也可以直接基于所述负载状态报告中的RTT或丢包率等信息来确定 所述负载分组,例如将RTT或丢包率超过不同预设阈值的第一设备分别划分为多个负载分 组。
[0094] 然后,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根据不同的负载分组,结合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确定 与不同分组中的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负载控制信息。例如,若所述第一设备被分组为远 端设备分组(如所述第一设备的RTT超过预定阈值),则将所述第一设备从负载分发中进行 排除,不再对分组为远端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进行流量发送,或只发送少量流量 等;若所述第一设备被分组为本地设备分组,则提高对分组为本地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第 一设备的流量,或将流量分发至本地设备分组中具有最小负载的第一设备等。
[0095] 优选地,若被分组为远端设备分组中的第一设备的RTT变得低于阈值后,所述第 一设备可以重回负载分发列表,以对其进行负载分发。从而,本地与远端的第一设备能够被 自动分组,并且SOAP通知流量将会均匀地分配在本地分组中。
[0096] 优选地,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可以根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 相对应的流量调整比例;根据所述流量调整比例,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负载控制 信息。
[0097] 具体地,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可以根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基于预定的计算方 法,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流量调整比例,其中,所述流量调整比例包括但不限于允 许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流量比例,或是对所述第一设备的丢弃流量比例;然后所述控制 装置22根据所述流量调整比例,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负载控制信息,其中,所述 负载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负载均衡控制或是过载控制等。
[0098] 例如,若所述负载控制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执行负载均衡控制,即将流量(新会话) 通过负载控制来分发到周围的处理节点,以使得在其全部节点上的资源占用均匀,则所述 流量调整比例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0099] 所述负载控制信息由对每个处理节点i (即每个第一设备)的比例集S(i)所组 成。如公式3所述,其中,S(t+l,i)是在时间"t+Ι"时对节点i的计算比例,S(t,i)是在时 间"t"时对节点i的计算比例。
[0101] 初始条件:S。, i = 1/N
[0102] 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所示:
[0103] Stii :在时间t对处理节点i的所允许的新流量的流量比例;
[0104] A:被考虑的目标网元的所有节点的平均负载(以比例形式示出);
[0105] a1:节点i的最终负载因子(以比例形式示出),可以被定义为max{LF,RTT ratl丄 其中,RTTratlD = RTTi/RTTmx ;
[0106] G1:增益系数,该系数可以是预设值;
[0107] N:用于处理的SOAP通知流量的处理节点的数量。
[0108] 在此,最终负载因子可以基于负载因子与网络拓扑或地理位置信息所计算,其中, 所述网络拓扑或地理位置信息可通过RTT或甚至丢包率来进行确定。例如,以从UDR至FE 的负载分发为例:
[0109] 当FE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时,用于远端FE的RTT将会比本地FE的RTT更大。标 准化的RTT比率可以利用RTTMtl。= RTTyRTU来计算。然后,用于每个FE的最终负载因 素可以被扩展为11^1{1^,1?1'1'1^。,?3〇1^1:]^〇88 1^11:;[0(丢包率)}。进一步地,1]01?可以基于 对所述允许流量比例执行负载分配。例如,当有3个FE具有允许流量比例的情况下,其中, St,1 = 10%,St,2 = 20%且St,3 = 70%,在时间t,所述UDR将会发送10%的流量至FE1, 20 %的流量至FE2,且70 %的流量至FE3。通过这种方法,负载分配可以自动考虑网络的拓 扑或地理位置信息,从而将少部分的流量发送至远端FE并将大部分的流量发送至本地FE。 [0110] 例如,若所述负载控制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执行过载控制,即通过基于所述负载状 态报告,计算与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相对应的过载调节因子(即丢弃流量比例),从而确保用 于给定类型的网元(如FE或UDR)的整体资源的使用(例如CPU、存储或其他内部消息队列 等)不至于饱和;例如,若UDR发现来自所有FE的负载因素都比预配置的值大,则UDR可以 丢弃一些SOAP消息或延迟消息发送,直至负载因素比预期值更小;在此,所述丢弃流量比 例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0111]
[0112] if (Pt+1>100% )Pt+1 = 100%
[0113] if(Pt+1<5% )Pt+1 = 5% (公式 4)
[0114] 初始条件:PQ=100%
[0115] TFt = 1-Pt
[0116] 在此,P表示允许被发送至目标节点的新流量的允许流量比例,其中,P(t+1)是在 时间"t+i"所计算的比例;P(t)是在时间"t"所计算的比例。P的初始值(100% )表示所 有的流量都被允许。当目标节点(即"A")的资源使用比T大时(其指示了远端目标节点 已超载),若目标节点的资源使用变大,则允许的流量变小。TF表示由于目标过载,流量部 分(比例)需要被减小,即所述TF表示丢弃流量比例。
[0117] 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所示:
[0118] Pt :在时间t,允许被发送至目标节点的新流量的允许流量比例;
[0119] T :过载调节阈值(以比例示出),该系数可以是预设值,所述预设值可根据需要进 行调节;当目标节点的平均资源应用超过这个值,源节点的流量(或流量发送者)开始调节 流量以进行过载保护,例如T = 85%,表示当目标节点的平均资源使用超过85%时,启动流 量调节;
[0120] G2:增益系数,该系数可以是预设值,例如G2 = 3 ;
[0121] A :该系数是所有远端网元的平均负载状态,例如,当远端网元处于过载状态时,一 个本地网元将要调节对远端网元的部分流量,则所述A系数是由本地网元基于从所有远端 网元所接收的负载状态而计算得出的。在这个实例中,过载远端点为本地网元提供他们的 负载状态。
[0122] 在此,参数A、T、Pt均为比例关系,该算法可运行在每个Tw上进行执行,其中,所述 Tw表示进行一次负载均衡比例或过载控制比例的更新计算周期。
[0123] 在此,所述过载控制可以在源端(即所述第二设备处)执行。所述源端仅关心输 出流量,且其基于所计算的调节因子来执行流量调节。例如,以UDR为例,若UDR过载,所述 过载控制通过调节将要发送至UDR的部分流量而在FE处执行,反之亦然。
[0124] 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监测装置(未示出)、状态确定装置(未示出);其 中,所述监测装置监测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所述负载状态报告;所述状态确定装置根 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设备状态信息;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 根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结合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负载控制 信息。
[0125] 具体地,所述监测装置通过获取基于LDAP扩展请求或LDAP扩展响应中所包含的 负载状态报告,对所述负载状态报告进行监测,如统计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的发送时间、发送 频率等信息;然后所述状态确定装置根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基于预定的设备状态信息确 定标准,来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设备状态信息,例如,若所述负载状态报告的请求 或响应丢失超过N(可配置)次,则所述第二设备认为所述第一设备已关闭(已宕机)。
[0126] 然后,所述控制确定装置22根据所述负载状态报告,根据不同的所述设备状态信 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负载控制信息。继上例,如当一个FE/UDR被定为死亡,则 可以通过警报来通知操作者,并且将其从负载分发中排除,从而增强了 UDC系统的可靠性。
[0127] 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执行装置(未示出),其中,所述执行装置根据所述 负载控制信息,执行与所述负载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流量控制。
[0128] 具体地,所述执行装置可根据所述负载控制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执行与所述负 载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流量控制,如发送所允许的新流量比例,或是减少对所述第一设备的 新流量比例(即执行丢弃流量比例)等。
[0129]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负载均衡与过载控制情况下,均可以由第二设 备执行流量控制。
[0130]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未示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 述负载控制信息,执行与所述负载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流量控制。
[0131]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负载控制信息,在本地执行对负载均衡的控制 或过载控制,如执行过载保护等。
[0132]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由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相配合以实现UDC 负载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地,在步骤S31中,所述第一设备1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 的负载状态报告;在步骤S32中,所述第一设备1将所述负载状态报告发送至所述第二设 备;相应地,在步骤S32中,所述第二设备2获取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应的负载状态报告; 在步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