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设备发现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72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问题。从计算的角度来看,这些实施例只需要一次解码器迭代。
[0078]参照图3的场景以及图5的流程图,现在将描述在第一无线终端10(例如LTE用户设备)中执行的用于发送用于实现设备到设备(D2D)发现的控制信号的方法,其中控制信号携带标识,其中在编码之前执行加扰。在图5中,使用散列函数对发现信号进行随机化。
[0079]应当认识到的是:图5包括以较深边界示出的一些操作和以较浅边界示出的一些操作。较深边界中包括的操作是范围更广的示例实施例中包括的操作。较浅边界中包括的操作是可以被包括在其它操作中的、或作为其它操作的一部分的、或者是其它操作的示例实施例,除了范围较广的示例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执行该其它操作。应当认识到的是,这些操作不需要按顺序执行。此外,应当认识到并不需要执行所有的操作。示例操作可以按照任何顺序并且以任何组合来执行。
[0080]在编码之前,可以在发射机处引入交织器和加扰块这二者。然而,所公开的概念还覆盖只插入加扰器以及只插入交织器的情况。如本文中解释的,这样的块提供不同的并且能够组合的优点。很明显,在接收机处应当仅引入对应的块。图5的示例只包括加扰器。在图5中,加扰器被实现为散列函数。
[0081]在编码器之前应用的加扰步骤通过以下方式来初始化:输入或作为发现信号有效载荷的函数的加扰序列以及在连续的发现信号发送处可以变化的可能附加参数。例如,发现信号发送的时隙和资源索引可以是这样的参数的示例。其基本原理是:某个发现信号的加扰版本应当在不同的发现信号发送处是不同的,并且应当避免不同发现信号的连续冲关O
[0082]在编码器之后应用的交织步骤可以是以下各项的函数:小区ID、时隙、资源索引或者任何其它非UE特定参数(与LTE不同)。有可能的是:交织器可以是静态的和预定义的。
[0083]第一无线终端10被配置为发送包括与终端10相关联的标识在内的发现信号(这里被称作控制信号)。这使其它无线终端(例如终端20)能够发现终端10的存在性,并与终端10发起设备到设备通信。
[0084]根据提出的方法,第一无线终端10在编码之前使用基于或取决于与终端10相关联的标识的加扰序列对控制信号进行加扰SI。换句话说,加扰序列是无线终端的标识的函数。再换一种方式表述,加扰序列是至少一个用户特定的或终端特定的输入参数的函数。
[0085]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扰意味着无线设备对控制信号进行散列SI,采用用于控制信号发送的时间戳作为一个输入参数。时间戳是例如日期-时间格式,并且应当根据3GPP TS33.220V12.2.0的附录B.2.1.2来编码。控制信号包括信号有效载荷,并且根据一些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在对控制信号进行散列之前,将用于控制信号发送的时间戳插入SO控制信号的有效载荷中。散列函数使用例如对于受约束的用户组来说特定的散列键。
[0086]图4a和图4b示出了部分比特匹配不能区分有效载荷中几个比特中仅一个比特的差别的信号。在图4a中,所有的比特都不匹配。在图4b中,3个比特被错误解码,这导致不能区分两个分组。
[0087]图4b示出了在对发现信号应用散列函数之后,部分比特匹配可以区分图4a的发现信号,采用用于控制信号发送的时间戳作为一个输入参数。在散列时,输入数据中的细微差别可以产生输出数据中的巨大差别。
[0088]备选地,加扰的输入参数可以基于或取决于标识部分的某个部分。在具体的变体中,标识包括由若干个无线终端共享的一部分(例如包括区域标识符或其它公共信息)、以及对于无线终端10来说唯一的另一部分,以及加扰序列基于或取决于标识中对于无线终端10来说唯一的部分。
[0089]在其它备选中,输入参数(例如加扰序列)是发现信号的有效载荷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函数。
[0090]可选地,无线终端10还执行发现信号的交织(未示出)。如果应用交织,则交织可以在编码步骤之前和/或之后执行。当在编码之前执行交织时,如图13所示,交织可以基于非终端特定参数(也被称作公共参数),或者基于终端特定参数,或者基于二者的结合。然而,当在编码之后执行交织时,交织应当优选地不基于终端特定参数,因为接收机然后将需要多次执行解码步骤。
[0091]根据方法,无线终端10然后对发现信号(即经散列的控制信号)进行编码S2。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编码在执行终端特定加扰之后执行。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其实现了在接收机侧对发现信号的有效检测,因为将不需要接收机对信号进行多次解码。
[0092]无线终端10然后发送S4发现信号,使得其他设备能够发现并且潜在地还使得发起与这样的设备的D2D通信成为可能。
[0093]在一些变体中,在编码之后(以及在发送之前),可以可选地执行附加加扰步骤S3。然后,使用第二加扰序列对发现信号进行加扰,该第二加扰序列并不取决于任何终端特定参数,或者换句话说,不基于或取决于终端的标识,或者再换一种表述方式,不基于或取决于发现信号有效载荷。第二加扰序列可以代之以基于公共参数,例如发现信号发送的时隙和/或资源索引。
[0094]在其它的变体中,可以在编码之前以及编码之后执行交织。在这种情况下,在编码之后执行的交织步骤优选地仅基于非终端特定参数,以便维持接收机侧的更有效的检测的优点。在编码之前执行的交织步骤可以基于终端特定参数,并且潜在地还基于公共参数。
[0095]在图6a中举例说明对应的检测过程。接收机根据非信标特定加扰序列/交织初始化来执行解扰/解交织。只对作为结果的序列进行一次解码。一旦执行检测,接收机使用潜在接近的UE的列表来迭代多次检测尝试。
[0096]在一个示例中,根据在本公开中定义的交织器和/或加扰器,在每次检测尝试时,将经解码的比特与经交织的和/或经加扰的假设相比较。
[0097]在另一个实现备选中,在每个检测尝试时,根据在本公开中定义的交织器和/或加扰器,对经解码的比特进行解交织和解扰,并且将经解码的比特与假设信标的有效载荷相比较。
[0098]上述示例的组合式是可能的,例如,如果解交织器不是UE特定的,则其可以在解码器之后直接应用,以避免对其进行迭代。
[0099]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针对潜在接近的UE中的每一个UE来执行一次检测尝试。
[0100]在另一个示例中,一旦基于潜在接近的UE之一的检测尝试成功,则停止检测尝试。
[0101]在其它示例中,可以根据部分比特匹配技术来执行检测步骤。在这种情况下,仅对M个比特中的N个比特进行解码并将其与期望比特相比较。为了声明信标检测成功,可以考虑非零的BER阈值。可以对经加扰的或经交织的信息比特等效执行比较。
[0102]参照图3中的场景以及图6a中的流程图,现在将描述在第二无线终端20(例如LTE用户设备)中执行的用于发现第一无线终端10的方法,其中,第二无线终端被配置有具有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的标识的集合,可以与该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实现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这是与图5中示出的方法相对应的接收机侧方法。
[0103]无线终端20接收Sll或检测控制信号的存在性。控制信号是从终端10发送的发现信号。该发现信号包括与终端10相关联的标识。无线终端被配置有具有可以与其实现D2D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的标识的列表(或集合)。例如,该列表可以由无线网络100或某种其它手段来配置。根据一些方案,标识包括无线终端10的标识。根据一些方案,标识包括ProSe用户标识和/或应用层用户标识。
[0104]可选地,无线终端使用非终端特定解扰序列对信号进行解扰S12。如果发射机执行对应的非终端特定加扰步骤,则该选项适用。
[0105]无线终端然后对信号进行解码S13。当然应当执行解码,使得将发射机执行的编码加以逆转。要使用的解码参数可以例如通过参照技术标准来预配置,或者可以经由例如来自网络100的信令来配置。
[0106]可选地,如果发射机曾执行对应的交织步骤,则执行对信号的解交织。
[0107]在接收机中,对接收机试图匹配的标识(潜在地与发现信号有效载荷中包括的附加信息一起)进行加扰S14,并且如果发射机应用了交织,则可选地对标识进行交织。在该示例中,加扰被实现为散列函数。
[0108]因此,在使用散列的示例实施例中,该步骤意味着对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识之一在内的参考控制信号进行散列S14,采用用于控制信号发送的时间戳作为一个输入参数。然后,将接收到的发现信号与经加扰(并且可选交织)的信息相比较S15,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匹配。针对每个标识执行步骤S14和S15,直到已经比较了集合中的所有标识或者直到找到了匹配。
[0109]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扰/解交织,或者相反通过对要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的数据进行加扰/交织来实现检测。
[0? ?0]图7不出了图6的发射机侧方法可以如何与图5的发射机侧方法交互。
[0111]应用如图5?7所示的用户特定或终端特定加扰序列的优点在于:当应用部分比特匹配时,如上所述的误检的风险被最小化,或者至少被降低。
[0112]现在将参照图9?12来描述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的变体。
[0113]在图9中示出的一个实现备选中,在每个检测Sll尝试时,根据在本公开中定义的交织器和/或加扰器,对经解码的比特进行解交织和解扰S12,并且将经解码的比特与假设信标的有效载荷相比较。
[0114]与在图6b的示例中一样,无线终端20然后对信号进行解码S13。当然应当执行解码,使得将发射机执行的编码加以逆转。要使用的解码参数可以例如通过参照技术标准来预配置,或者可以经由例如来自无线网络100的信令来配置。
[0115]可选地,如果发射机曾执行对应的交织步骤S12,则执行对信号的解交织。
[0116]为了确定检测到的信标是否对应于能够实现D2D通信的已知无线终端之一,无线终端20重复尝试使用列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