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31071阅读:来源:国知局
决定的时间是否已超时,在“是”时返回到步骤S28,在“否”时重复步骤S33。步骤S32及S33的“预先决定的时间”例如设定为无线通信装置I切换全部的频带的周期以上的时间。
[0088]当步骤S32为“是”时(S卩,当无线通信装置2 -1在无线通信装置I切换全部的频带的周期以上的预先决定的时间内未能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通信时),在步骤S34中,控制电路20决定连续的不可通信期间的长度是否是阈值以上。在步骤S34为“是”时前进到步骤S35,在“否”时返回到步骤S28。连续的不可通信期间的长度例如是以无线通信装置I切换全部的频带的周期为单位的、无线通信装置2 -1未能与无线通信装置I通信的时间期间的个数。设置步骤S34的阈值的理由是为了使得不在因暂时性的噪声而成为不能通信时简单地切换频带。有以下利弊:步骤S34的阈值越长则对于噪声的耐受性越高,但在实际要切换频带的情况下不将频带切换而不可通信的时间变长。
[0089]在步骤S35中,控制电路20决定当前的RSSI是否为预先决定的阈值(图4)以上,在“是”时前进到步骤S36,在“否”时前进到步骤S37。在步骤S36中,控制电路20将无线发送电路22及无线接收电路25进行动作的频带按照第2顺序切换为下个频带。在步骤S37中,控制电路20将无线发送电路22及无线接收电路25进行动作的频带按照第2顺序切换为具有比当前的频带的可通信距离长的可通信距离的下个频带。关于不能通信的原因,可以考虑灵敏度不足及通信量过多这两个。在灵敏度不足的情况下(即,RSSI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即使切换为具有比当前的频带的可通信距离短的可通信距离的频带也没有意义,所以如步骤S37那样切换频带。例如,在如图4所示将频带A?E以“C — B — D — A — E — C ―…”的顺序切换的情况下,并且在频带A?E的可通信距离dl?d5是“dl>d2>d3>d4>d5”的情况下,如果在频带B下在通信中因灵敏度不足而成为不能通信,则下个频带D由于可通信距离比频带B短所以不使用,切换为再下个频带A。
[0090]在步骤S36及S37中将频带切换时,控制电路20使用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取得并保存在通道表存储器33中的各频带的通信通道的信息。
[0091]图8是表示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I例示性的动作的时间图。虚线表示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向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的信标信号,粗实线表示从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向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的数据信号,细实线表示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向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的ACK信号。当各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在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相同的频带下进行动作时,该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接收信标信号,然后,向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发送数据信号,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接收ACK信号。当各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在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不同的频带下进行动作时,该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不能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接收信标信号。在图8中,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将频带A?E以“A — B — C — D — E — A —…”的顺序(即第I顺序)切换,但也可以将频带A?E以其他任意的顺序切换。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在一个频带下进行动作的时间期间例如是I秒,但也可以是其他的时间长。各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以基于分别所产生的随机数决定的顺序(即第2顺序)将频带A?E分别切换。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3在频带E下进行动作时,并且在无线通信装置I切换全部的频带的周期以上的预先决定的时间内未能与无线通信装置I通信时,将无线通信装置2 - 3进行动作的频带按照第2顺序切换为例如下个频带D。然后,当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在频带D下进行动作时,无线通信装置2 - 3能够与无线通信装置I进行通信。
[0092]图9是表示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2例示性的动作的时间图。如与图7的步骤S34关联起来说明的那样,为了使得不在因暂时性的噪声而成为不能通信时简单地将频带切换,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无线通信装置2 — 3)也可以仅在连续的不可通信期间的长度为阈值以上时将进行动作的频带按照第2顺序切换为下个频带。在图9的例子中以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切换全部的频带的周期为单位,在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3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在两个周期内未能通信时,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3将进行动作的频带按照第2顺序切换为例如下个频带D。然后,当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在频带D下进行动作时,无线通信装置2 - 3能够与无线通信装置I进行通信。
[0093]图10是表示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3例示性的动作的时间图。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由于基于随机数决定将频带A?E切换的顺序(即第2顺序),所以有可能多个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同时在相同的频带(例如频带A)下进行动作。因而,为了防止多个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同时发送,使用周知的CSMA/CA方式。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在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接收到信标信号后,分别产生随机数,待机基于这些随机数分别产生的退避(back-off)时间tl?t3后,将数据信号发送给无线通信装置I。退避时间例如是产生的随机数与预先决定的间歇时间(slot time)的乘积。由此,即使多个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同时在相同的频带A下进行动作,也能够防止多个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同时发送数据信号。
[0094]为了电力消耗量的节约,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如图10所示,也可以仅在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在一个频带下进行动作的时间期间中的一部分时间期间中为动作状态,在其他时间期间中为非动作状态(即休眠状态)。在动作状态下,例如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发送电路22及无线接收电路25被开启,在非动作状态下,例如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发送电路22及无线接收电路25被关闭。如果参照图10,则在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及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在相同的频带A下进行动作的时间期间中,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从该时间期间的开头到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的通信结束为止为动作状态,然后成为非动作状态。在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及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在不同的频带A及B下分别进行动作的时间期间中,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从该时间期间的开头到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为止为动作状态,然后成为非动作状态。在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及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在相同的频带下进行动作的时间期间中也可以是,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3从该时间期间的开头到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为止为动作状态,然后成为非动作状态。通过如图10所示那样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间歇地进行动作,能够节约电力消耗量。
[0095]图11是表示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4例示性的动作的时间图。图11表示将参照图10说明的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间歇的动作应用到图8的时间图中的情况。如图11所示,通过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间歇地进行动作,能够节约电力消耗量。
[0096]图12是表示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对多个频带A?E的有效的使用的例子的图。在比较例中,全部的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在相同的频带A下开始动作,在不能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通信的情况下,以预先决定的相同的顺序切换频带。因而,在比较例中,在频带A?E的通信量中发生偏倚。另一方面,在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中,多个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按照基于分别产生的随机数决定的顺序(即第2顺序),在某个频带下分别开始动作,在不能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I通信的情况下,以该顺序将频带A?E分别切换。因而,在实施例中,能够使频带A?E的通信量平滑化。
[0097]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的效果。
[0098]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由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根据通信状况切换频带,能够防止由通信量的增大引起的通信中断。
[0099]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由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以预先决定的第I顺序切换频带、由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基于随机数决定的第2顺序切换频带,能够将多个频带没有偏倚地高效地使用。
[0100]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由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以预先决定的第I顺序切换频带、由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基于随机数决定的第2顺序切换频带,能够抑制用来切换频带的多余的处理及多余的通信量的增加。
[0101]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由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根据来自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标信号而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同步,能够削减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力消耗量。
[0102]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在决定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动作的频带时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不参与,能够抑制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处理量的增加。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即使在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处于不能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预先进行通信的状态下,也能够决定用来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频带。
[0103]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由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基于RSSI切换为具有比当前的频带的可通信距离长的可通信距离的下个频带,能够有效地防止通信中断。
[0104]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应用于母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任意个数的频带的情况。
[0105]根据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能够防止由通信量的增大引起的通信中断,将多个频带没有偏倚地高效地使用,抑制用来切换频带的多余的处理及多余的通信量的增加。
[0106]第2实施方式.
[0107]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有关第I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代替无线通信装置2 — I?2 — N而在子机中设有无线通信装置2a — I?2a — N。子机的无线通信装置2a — I?2a — N具有相互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图13是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装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