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复合板材的方法及复合板材组合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黏接手段将数个相邻的复合板材并接在一起,以作为车体、建筑物使用的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与复合板材组合体。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的车体大都是由复合板材制成,而当想要加高或加大复合板材时,通常会将数片复合板材并接在一起,以组立成一个较大面积的复合板材组合体,为了使两两相互并接的复合板材固定结合,目前业界已研发出多种不同的结合制法。
参阅图1、2,其中一种已知结合数个复合板材1的方法,每一复合板材1包括一芯层11,以及黏接在该芯层11的两相反表面的一第一表层12与一第二表层13。每一复合板材1的该芯层11具有一个基体段111,及一个形成在该基体段111之一端缘的对接段112。该第一表层12具有一个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111与该对接段112的一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121,及一个由该第一叠接段121的侧边往外突伸出该对接段112外的第一黏接段122。该第二表层13具有一个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111的另一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131,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叠接段131的侧边且对应黏合在该对接段112上的第二黏接段132。
相邻复合板材1结合时,首先会进行一个被覆烤漆层步骤,是在每一复合板材1的该第一表层12的第一叠接段121与第一黏接段122的外侧面上,以及在该第二表层13的第二叠接段131的外侧面上烤漆,以分别被覆形成一烤漆层14。接着将一胶合剂涂布于该第一黏接段122的一内侧面与该第二黏接段132的一外侧面的其中之一上,以形成一胶合层15。最后再搭接相邻的复合板材1,使所述复合板材1的第一黏接段122搭叠在相邻另一片复合板材1的第二黏接段132外侧,所述胶合层15分别介于各第一黏接段122与另一片复合板材1之第二黏接段132之间,以将相邻的复合板材1黏着结合。
其中,由于该第一表层12与第二表层13供该胶合层15设置的表面,未有任何特殊的结构设计,实务上发现,该胶合层15与该第一表层12或该第二表层13间的黏着性不够好,如此就会影响所述复合板材1彼此间的结合稳固性。因此已知复合板材1的结合方法及组合结构有待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黏接结合稳固性的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及复合板材组合体。
本发明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包含:步骤A:准备二个复合板材,每一个复合板材包含一个芯层,以及位于该芯层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一个第一表层与一个第二表层,该芯层包括一个基体段,及一个连接该基体段的一端的对接段,该第一表层包括一个对应结合在该基体段与该对接段的一个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及一个由该第一叠接段的侧边突伸出该对接段外的第一黏接段,该第二表层包括一个对应结合在该基体段的另一个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及一个位于该第二叠接段的一端且对应结合于该对接段的第二黏接段,该第一黏接段具有一黏接内侧面,该第二黏接段具有一黏接外侧面,该黏接内侧面与该黏接外侧面为非平滑的凹凸表面,每一个复合板材的该第一黏接段于后续步骤中能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的该第二黏接段外侧;步骤B:在预备相搭叠的该第一黏接段的该黏接内侧面与该第二黏接段的该黏接外侧面的其中一个上,形成一个具有黏性的胶合层,使该胶合层顺着该黏接内侧面或该黏接外侧面的凹凸表面披覆;步骤C:将该两复合板材的相邻侧边相向移近,分别令每一个复合板材的该第一黏接段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的该第二黏接段外侧,所述胶合层分别介于各第一黏接段的该黏接内侧面与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的该黏接外侧面之间,以将各第一黏接段与相邻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黏接结合。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该黏接内侧面与该黏接外侧面是利用喷砂、研磨、钢板压花、电浆表面处理、火焰表面处理,或辊涂方式形成非平滑的凹凸表面。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每一个复合板材的该第一黏 接段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叠接段一体连接的第一本体部,以及一个披覆于该第一本体部的一个内侧面并形成有该黏接内侧面的第一烤漆部;该第二黏接段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叠接段一体连接的第二本体部,以及一个披覆于该第二本体部的一外侧面并形成有该黏接外侧面的第二烤漆部。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该第一本体部的内侧面与该第二本体部的外侧面都是凹凸表面,该第一烤漆部与该第二烤漆部的形成过程,是先顺着该第一本体部的该内侧面以及该第二本体部的该外侧面的凹凸表面涂布一烤漆材料,再进行烘烤以使所述烤漆材料干燥硬化,进而分别形成该第一烤漆部与该第二烤漆部。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该第一烤漆部与该第二烤漆部的形成过程,是先于该第一本体部的该内侧面以及该第二本体部的该外侧面涂布一烤漆材料,而且烤漆材料局部涂布较厚,再进行烘烤以使所述烤漆材料干燥硬化,进而分别形成该第一烤漆部与该第二烤漆部。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该第一烤漆部包含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该第二烤漆部包含环氧树脂或聚氨酯。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每一个复合板材的该第二表层还包括一个突出于该第二叠接段与该第二黏接段间的挡止段。
本发明复合板材组合体,包含二个复合板材及二个胶合层。每一个复合板材包括一个芯层,以及位于该芯层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一个第一表层与一个第二表层,该芯层包括一个基体段,及一个连接该基体段的一端的对接段;该第一表层包括一个对应结合在该基体段与该对接段的一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及一个由该第一叠接段的侧边突伸出该对接段外的第一黏接段;该第二表层包括一个对应结合在该基体段的另一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及一个位于该第二叠接段的一端且对应结合于该对接段的第二黏接段;该第一黏接段具有一个黏接内侧面,该第二黏接段具有一个黏接外侧面,该黏接内侧面与该黏接外侧面为非平滑的凹凸表面;每一个复合板材的该第一黏接段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的该第二黏接段外侧;所述胶合层分别介于各第一黏接段的该黏接内侧面与另一个复合板材的该 第二黏接段的该黏接外侧面之间,每一个胶合层具有二个间隔相对的胶合表面,所述胶合表面分别顺着相搭叠的该黏接内侧面与该黏接外侧面的凹凸表面延伸。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组合体,每一个复合板材的该第一黏接段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叠接段一体连接的第一本体部,以及一个披覆于该第一本体部的一内侧面并形成有该黏接内侧面的第一烤漆部;该第二黏接段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叠接段一体连接的第二本体部,以及一个披覆于该第二本体部的一外侧面并形成有该黏接外侧面的第二烤漆部。
本发明所述复合板材组合体,每一个复合板材的该第二表层还包括一个突出于该第二叠接段与该第二黏接段间的挡止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一黏接段的黏接内侧面与第二黏接段的黏接外侧面,皆加工为非平滑的凹凸表面,此种粗糙的凹凸表面,使所述胶合层也可搭配形成凹凸形态,可以增加各黏接段与该胶合层间的键结强度与黏着结合强度,使该两复合板材可以稳固地黏着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二个已知复合板材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二个已知复合板材的剖视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复合板材组合体的一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分解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组合体的局部剖视组合图;
图5是本发明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的一第一实施例进行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流程方块图;
图7是本发明复合板材组合体的一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分解图;
图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组合体的局部剖视组合图;
图9是本发明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的一第二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复合板材组合体的一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分解 图;
图11是该第三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组合体的局部剖视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4,本发明复合板材组合体的第一实施例,包含至少二片左右并接的复合板材2,以及至少二用于黏接结合所述复合板材2的胶合层26。图中仅显示位于左方复合板材2之右侧边,与位于右方复合板材2之左侧边的组接构造。
每一复合板材2包括一芯层21,及对应黏接在该芯层21的上、下两相反表面上的一第一表层22及一第二表层23。该芯层21是由塑胶材料或是在塑胶材料内加入发泡剂发泡制成的非金属基质硬化成型体,上述塑胶材料可以为: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简称EVA)。该第一表层22与该第二表层23皆为金属板,可以是铝合金板、镀锌钢板、镀铝锌钢板、镀铝锌镁钢板、钛合金板、铜合金板、不锈钢板、锌合金板,或烤漆钢板等刚性强度佳之金属板。
每一复合板材2的芯层21包括一基体段211,及一连接在该基体段211的一端且邻近于另一复合板材2的对接段212。在以下说明中皆以朝向该芯层21的方向为向内,远离该芯层21的方向为向外。该第一表层22具有一对应结合在该基体段211与该对接段212的一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221,及一由第一叠接段221的侧边往外突伸出对接段212外的第一黏接段222。该第一黏接段222与该第一叠接段221一体连接,并且有一黏接内侧面223。该第二表层23具有一对应结合在该基体段211的另一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231,及一个位于该第二叠接段231的一端且对应结合在该对接段212的第二黏接段232。该第二黏接段232与该第二叠接段231一体连接,并具有一黏接外侧面233。该第二黏接段232的长度对应于第一黏接段222。每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二黏接段232外侧。该黏接内侧面223与该黏接外侧面233为非平滑 的凹凸表面。
更进一步地,每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二表层23还包括一个突出于该第二叠接段231与该第二黏接段232间的挡止段239,且该挡止段239位于与其邻近的该胶合层26的一侧。本实施例的每一复合板材2还包括二烤漆层24,所述烤漆层24分别位于该第一表层22的第一叠接段221与第一黏接段222外侧面与该第二表层23的第二叠接段231外侧面。所述烤漆层24具有保护作用,可避免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氧化锈蚀。
所述胶合层26分别介于各第一黏接段222的该黏接内侧面223及相邻另一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的该黏接外侧面233之间。每一胶合层26具有二间隔相对的胶合表面261,所述胶合表面261分别顺着相搭叠的该黏接内侧面223与该黏接外侧面233的凹凸表面延伸,因此所述胶合表面261也是凹凸表面。所述胶合层26用于黏接结合该两复合板材2,胶合层26可为液态胶或热熔胶,其材料可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接着剂等材料。
参阅图3、4、5、6,本发明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可制得该复合板材组合体,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1:准备该两复合板材2,每一复合板材2包含该芯层21、该第一表层22、该第二表层23与所述烤漆层24。每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一黏接段222于后续步骤中可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二黏接段232外侧。其中,该黏接内侧面223与该黏接外侧面233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喷砂、研磨,或钢板压花等粗糙化加工,以形成所述非平滑的凹凸表面。
步骤32:在预备相搭叠的该第一黏接段22的该黏接内侧面223与该第二黏接段232的该黏接外侧面233的其中一个上,形成具有黏性的所述胶合层26,使该胶合层26顺着该黏接内侧面223或该黏接外侧面233的凹凸表面披覆。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胶合层26是以先设置于每一复合板材2的该黏接内侧面223为例,先于各黏接内侧面223涂布一具有黏性并用于形成所述胶合层26的黏胶材料,使各胶合层26可顺着该黏接内侧面223的凹凸表面披覆。
步骤33:接着将两复合板材2的相邻侧边相向移近,分别令每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二黏接段232外侧,使每一胶合层26分别介于各第一黏接段222的该黏接内侧面223与另一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的该黏接外侧面233之间,此时该胶合层26材料仍具有流动性,因此该胶合层26可顺着黏接内侧面223与黏接外侧面233的凹凸外形而延伸并紧密贴合,待所述胶合层26固化后,即可将各第一黏接段222与相邻另一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黏接结合,如此即制作完成该复合板材组合体。具体来说,所述两复合板材2间为上下颠倒摆放,且令彼此的对接段212相邻靠近,并使左方复合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右方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上,右方复合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左方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上。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各第二表层23的挡止段239设计,具有挡止黏胶任意流动的功能,于该两复合板材2黏贴结合时,可防止胶合层26的黏胶材料往该第二叠接段231溢出,从而可保持板材表面干净。
综上所述,通过该第一黏接段222的黏接内侧面223与第二黏接段232的黏接外侧面233,皆加工为非平滑的凹凸表面,此种粗糙的凹凸表面设计,使所述胶合层26也可搭配形成凹凸形态,可以增加各黏接段与胶合层26之间的键结强度,从而提升胶合层26与该第一黏接段222及该第二黏接段232之间的黏着结合强度,使该两复合板材2可以稳固地黏着结合。
参阅图7、8、9,本发明复合板材组合体的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每一复合板材2的该第一黏接段222包括一与该第一叠接段221一体连接的第一本体部224,以及一披覆于该第一本体部224的一内侧面并形成有该黏接内侧面223的第一烤漆部225;该第二黏接段232包括一与该第二叠接段231一体连接的第二本体部234,以及一披覆于该第二本体部234的一外侧面并形成有该黏接外侧面233的第二烤漆部235。
所述第一烤漆部225、第二烤漆部235与烤漆层24材料可为:聚酯涂料、硅利康(Silicon)改质聚酯涂料、压克力涂料、聚偏二氟乙烯(简称PVDF)涂料,或氟烯烃与烷基乙烯基醚或酯的共聚物(简称 FEVE)涂料等涂料。其中,第一烤漆部225与第二烤漆部235可为上述任一种涂料,并且进一步地还包含环氧树脂(Epoxy)或聚氨酯(PU),可提升该第一烤漆部225、第二烤漆部235与所述胶合层26之间材料匹配性,从而提升各烤漆部与胶合层26间的黏着结合强度。此外,通过第一烤漆部225、第二烤漆部235与烤漆层24可对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形成完整的保护,避免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氧化锈蚀。
本实施例复合板材的结合方法,与该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还必须额外形成第一烤漆部225、第二烤漆部235。其中,本实施例的该第一本体部224的内侧面与该第二本体部234的外侧面可先加工形成凹凸表面,该第一烤漆部225与该第二烤漆部235的形成过程,则是先顺着该第一本体部224的该内侧面以及该第二本体部234的该外侧面的凹凸表面涂布一烤漆材料,再进行烘烤以使所述烤漆材料干燥硬化,进而分别形成该第一烤漆部225与该第二烤漆部235。且该第一烤漆部225的该黏接内侧面223与第二烤漆部235的该黏接外侧面233,会分别顺着该第一本体部224与第二本体部234亦形成凹凸表面。接着同样将胶合层26黏胶材料涂布于该黏接内侧面223或黏接外侧面233上,后续同样将该两复合板材2移近并贴合,即可制作得到本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组合体。
参阅图10、11,本发明复合板材组合体的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本体部224的内侧面与该第二本体部234的外侧面未进行粗糙化加工,故该内侧面与该外侧面大致呈平滑表面。但该第一烤漆部225与该第二烤漆部235的形成过程,是先于该第一本体部224的该内侧面以及该第二本体部234的该外侧面都涂布一烤漆材料,而且烤漆材料局部涂布较厚而使涂布厚度不均匀,再进行烘烤以使所述烤漆材料干燥硬化,进而分别形成该第一烤漆部225与该第二烤漆部235。如此一来,该第一烤漆部225与该第二烤漆部235都呈现局部厚度较厚、局部厚度较薄的状态,从而可以使其黏接内侧面223与黏接外侧面233为凹凸表面。故本实施例同样可以提升该第一表层22、第二表层23与胶合层26间的结合强度,以及提升该两复合板材2的结合稳固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时不限于采用烤漆材料局部涂厚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对第一烤漆部225与该第二烤漆部235进行电浆表面处理(plasma treatment)或火焰表面处理(flame treatment),以进行第一烤漆部225与第二烤漆部235的表面改质,从而使该黏接内侧面223与黏接外侧面233形成凹凸表面,以提升各烤漆部与胶合层26间的接着性。另外,也可以利用一涂装机以辊涂方式形成该第一烤漆部225与该第二烤漆部235,而且该涂装机的涂装辊(也可称为转辊)刻成凹凸的表面,因此辊涂后,就能使该黏接内侧面223与黏接外侧面233形成凹凸表面。所述辊涂方式是以涂装辊作为涂料(在本实施例中为烤漆材料)的载体,涂料在涂装辊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层,再通过涂装辊在转动过程中与被涂物(在本实施中为第一本体部224与该第二本体部234)接触,从而将涂料涂布在被涂物表面。
由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该黏接内侧面223与该黏接外侧面233可利用喷砂、研磨、钢板压花、电浆表面处理、火焰表面处理,或辊涂方式形成非平滑的凹凸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