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9046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97]下面,在输入有起动信号时,加热控制部24使被加热物检测部15执行检测在各个加热线圈单元7上是否载置有被加热物的检测动作。该检测动作如下:使检测电流流过各个加热线圈单元7,根据该检测电流的变化来检测有无被加热物。
[0098]并且,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受电部8被载置于顶板4时,被加热物检测部15根据受电部8的受电线圈9的正下方的加热线圈单元7A的检测电流而将作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加热控制部24。
[0099]加热控制部24使发光部发光,以便使处于与应载置受电部8的位置对应的加热线圈单元7A的周围的发光显示体13发光。进而,使用者将受电部8的位置校正成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中央。例如,使用者以使受电部8进入到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内的方式移动受电部8。
[0100]当使用者使载置有烹调材料的烹调容器2在顶板4的上表面滑动而将其配置在辐射加热部I的下方的加热区域后,被加热物检测部15根据烹调容器2的正下方的加热线圈单元7B的检测电流而将作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加热控制部24。
[0101]加热控制部24使发光部发光,以便使处于与应载置烹调容器2的位置对应的加热线圈单元7B的周围的发光显示体13发光。进而,使用者将烹调容器2的位置校正成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中央。例如,使用者以使烹调容器2进入到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内的方式移动烹调容器2。
[0102]接着,当使用者操作操作显示部6而设定辐射加热部I的输出和烹调容器2的温度后,来自操作显示部6的与各个加热线圈单元7A、7B相应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加热控制部24根据各个输出信号而对加热线圈单元7A、7B进行通电。
[0103]受电线圈9从加热线圈单元7A受到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动势,经连接部18而将红外线灯加热器3通电,使红外线灯加热器3开始发热、发光。此外,烹调容器2被加热线圈单元7B感应加热。并且,烹调容器2的底面产生涡电流,烹调容器2自身发热(焦耳热)而被加热。
[0104]控制部B通过温度传感器A来检测烹调容器2与顶部19的空间的温度。在通过温度传感器A检测出的温度高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例如,高于使用者设定的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B进行控制,将对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电力量减少,降低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温度。这样,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通过利用受电部8侧来调整从加热线圈单元7A供给的电力量,从而控制辐射加热部I的输出。S卩,在供电侧的加热线圈单元7A处,提供与使用者设定的输出相应的固定的电力量,另一方面,在受电侧的受电部8处,与温度传感器A检测出的温度相应地调整对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电力量,控制辐射加热部I的输出。
[0105]另一方面,在加热线圈单元7B中,设置于加热线圈单元7B的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烹调容器2的底面的温度。作为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因此,加热控制部24根据烹调容器2的检测温度来调整对加热线圈单元7B的输入,将烹调容器2控制成规定温度(例如220°C左右)。
[0106]这样,烹调材料被辐射加热部I从上方加热,并被加热线圈单元7B从烹调容器2的底面加热。即,采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和感应加热装置200,能够从上下两侧对烹调材料进行加热烹调。那时,使用者能够利用开口 14来目视烹调材料,能够确认烹调状况。并且,为了观察烹调材料,使用者能够从开口 14中将烹调容器2容易地取出。
[0107]当烹调材料的烹调结束后使用者操作操作显示部6来设定加热停止后,停止信号从操作显示部6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当停止信号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后,加热控制部24停止加热线圈单元7A、7B。在加热烹调后,使用者能够使烹调容器2在顶板4的上表面滑动而通过开口 14将烹调容器2从加热区域容易地取出。
[0108]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热体3和受电部8被配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此外,辐射加热部I配置在高于受电部8的位置,在未配置有受电部8的三个方向(图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前方向、右方向、左方向)上形成有开口 14C、14L、14R。因此,如图3中的空白箭头所示,由于使用者能够通过开口 14C、14L、14R而自由地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辐射加热部I的下方或者将其取出,因此方便性提高。另外,在实施方式一中,虽然开口 14C、14L、14R均连通,但只要有至少一个开口 14,使用者就能够自由地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或者将其取出,能够目视烹调材料。
[0109]特别是,在取出烹调容器2时,能够沿着构成顶板4的平面上而使烹调容器2滑动,对处理被加热的烹调容器2是有效的。
[0110]此外,烹调容器2产生的高温的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向上方扩散。并且,由于通过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辐射、热传导而变成高温的辐射加热部I的热从通过支撑部10而被连接的辐射加热部I向受电部8热传导,因此从辐射加热部I向受电部8的传热量变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受电线圈9的温度上升。
[0111]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3在发热时中央部侧的温度变高。因此,与中央部侧相比,设置在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端部侧的端子3L、3R和与端子3L、3R连接的连接部18不容易受到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发热引起的加热。因此,在端子3L、3R和连接部18附近的辐射加热部I中,温度比中央部侧低。因此,由于端子3L、3R与顶部19的对置的端部19L、19R接合,因此能够抑制顶部19的端部19L、19R的温度上升。
[0112]支撑部10与比发热体3的中央部侧的温度低的、与端子3L、3R、连接部18附近接合的顶部19的端子19L、19R接合,相应地,经支撑部10从辐射加热部I向受电部8热传导的传热量变少,能够抑制受电线圈9的温度上升。
[0113]屏蔽部11能够将从辐射加热部I和高温的烹调容器2向受电部8的辐射屏蔽,并且能够防止烹调容器2产生的高温的空气通过换气扇、空调等周边的气流而流入到受电部
8。其结果是,能够充分地抑制受电线圈9的温度上升。
[0114](实施方式二)
[0115]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0116]下面,对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从受电部8的两侧的对置的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的脚部16。此外,在实施方式二中使用的烹调容器2使用在烹调容器2的周围形成两处能够供使用者把持的凸缘部17的结构。
[0117]在实施方式二中,设置有从受电部8的两侧的对置的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的板状的一对脚部16。因此,在实施方式二中,形成有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左右方向上使脚部16与顶部19之间敞开的开口 15R、15L。此外,在实施方式二中,通过使两脚部16之间在水平方向(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前方向)敞开,从而形成开口 15C。
[0118]因此,在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能够利用脚部16来承受设置有发热体3的辐射加热部I的重量,所述发热体3配置在与受电部8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即,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利用脚部16而将辐射加热部I与受电部8的彼此的重量平衡保持均等,具有稳定的结构。另外,脚部16的形状是能够支撑辐射加热部I的重量的形状即可,不限于板状。
[0119]在实施方式二中,烹调容器2具备能够供使用者把持的凸缘部17。因此,当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辐射加热部I的下方的加热区域后,凸缘部17能够放入到脚部16的上方的开口 15R、15L中。因此,能够将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长度缩短烹调容器2的凸缘部17的长度的量,因此能够减少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设置面积而使整个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小型化。特别是,开口 15R、15L位于被辐射加热部I辐射加热的区域(加热区域)的外侧。因此,当使烹调容器2的凸缘部17位于开口 15R、15L后,烹调容器2的凸缘部17通过向外部空气散热而变得比在加热区域被加热的烹调容器2温度低。这样,由于凸缘部17通过散热而变得比加热区域的中央部分温度低,因此使用者在将通过加热而变得高温的烹调容器2取出时能够抓着凸缘部17而将烹调容器2取出,能够抑制“烫”这样的不适感,能够提高操作性。
[0120](实施方式三)
[0121]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下面,对与实施方式一、二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二不同之处在于,在顶部设置有空气通路和排气通路。
[0122]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烹调材料产生的油烟和/或蒸气(高温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从顶部的周围扩散。因此,实施方式一、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部被烹调材料产生的高温空气加热,顶部的上表面(外廓)的温度超过200°C而上升,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烫”这样的不适感。
[0123]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通过在顶部设置空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从而不使用动力就能够通过外部空气的冷却来抑制顶部的外廓的温度上升。
[0124]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要部结构的侧剖视图。图9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11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0125]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顶部19具备:空气通路,其配置在内廓30与外廓31之间;和排气通路43,其将由内廓30形成的内侧空间55和外廓31的外侧空间56连通。辐射加热部I具备将来自发热体3的辐射热向被加热物的方向引导的反射体34,该辐射加热部I配置在顶部19的内侧空间55。此外,空气通路的入口配置在顶部19的内廓30或者外廓31的端部附近,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排气通路43的附近。
[0126]如图8?图10所示,顶部19支撑辐射加热部I。顶部19具备内廓30、外廓31、和配置在内廓30与外廓31之间的隔壁37,具有在各自之间设置有空间(空气通路)的三重结构。此外,顶部19的内廓30兼作辐射加热部I的反射体34。
[0127]顶部19以中央部分为顶点向朝向端部而下降的方向倾斜,在端部形成以沿着垂直方向下降的方式延伸的垂直面。排气通路的出口 41在顶部19的顶点附近开口。此外,顶部19的内部具有双重结构,所述双重结构具备:第一空气通路44,其形成在外廓31与隔壁37之间;和第二空气通路49,其形成在内廓30与隔壁37之间。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