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290464阅读:来源:国知局
9设置成这样:在顶部19的端部附近设置供外部空气或者高温空气流入的入口 47、50,且出口 48、51与排气通路43连通。这里,顶部19的端部附近意味着形成顶部19的端部的垂直面(垂直面部45)的外廓31或者内廓30的周边部。
[0128]辐射加热部I具备发热体3和反射体34。发热体3从上方对被载置于锅或铁板等烹调容器2上的被加热物(烹调材料)进行辐射加热。反射体34具有使上表面倾斜而成的反射体上表面部35,以便将来自发热体3的辐射热向烹调容器(烹调材料)2的方向引导。并且,在反射体34的反射体上表面部35的顶点附近开设有反射体出口 36。
[0129]隔壁37设置在顶部19的外廓31与内廓30 (反射体34)之间。隔壁37具有使上表面倾斜而成的隔壁上表面部38,并且在隔壁上表面部38的顶点附近以覆盖反射体出口36的方式设置有隔壁管道39。顶部19具有使外廓31的上表面倾斜而成的顶部上表面部40,并且在顶部上表面部40的顶点附近以覆盖隔壁管道39的方式开设有排气通路的出口41。另外,也可以在排气通路的出口 41设置防止手指或物品误进入的保护框42。
[0130]在排气通路43处,反射体出口 36、隔壁管道39和排气通路的出口 41连通。即,排气通路43形成将内侧空间55和顶部19的外廓31的外侧空间56连通的通路,所述内侧空间55由兼作顶部19的内廓30的反射体34形成。
[0131]在实施方式三中,发热体3例如采用两根400W红外线灯加热器。烹调容器2也可以采用例如W330mmXD160mm的铁板。顶部上表面部40如人字形屋顶(Gable Roof)那样地例如从水平方向倾斜10°。
[0132]反射体出口 36、隔壁管道39和排气通路的出口 41形成为沿着相同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例如,反射体出口 36具有W260mmXD10mm的长孔形状,隔壁管道39具有与反射体出口 36同等的W260mmXDlOmmXH3mm的长孔形状。此外,排气通路的出口 41具有例如比隔壁管道39宽的W280mmXD30mm的长孔形状。
[0133]隔壁上表面部38与顶部上表面部40之间的间隔是5mm左右。此外,顶部19的垂直面部45与隔壁37的垂直面部46之间的间隙是1mm左右。反射体上表面部35与隔壁上表面部38的间隙是5mm左右。顶部19的内廓30与隔壁37隔着用于保持与彼此的左右侧面(对置的面)的间隙的圆柱状的间隔件52而接合。反射体34隔着用于保持反射体上表面部35与隔壁上表面部38的间隙的圆柱状的间隔件53而悬挂于隔壁37。防止手指误触碰到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3的保护框54设置成覆盖反射体34的端部的开口部。
[0134]第一空气通路44在顶部19的外廓31的端部附近形成第一空气通路入口 47,第二空气通路49在顶部19的内廓30的端部附近形成第二空气通路入口 50。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入口 47、50不限于外廓31或者内廓30的端部附近。也可以设置在例如外廓31的顶部上表面40,只要是外部空气容易流入的位置即可。例如,此外,第一空气通路出口 48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 51与排气通路43连通,但也可以不连通。例如,第一空气通路出口 48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 51也可以配置在排气通路43的附近。这里,排气通路43的附近意味着由于从排气通路的出口 41出来的空气流而压力下降的部分。
[0135]此外,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形成在顶部19的整个周围的范围。另夕卜,在顶部19中,在有使用者不触碰的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局部不设置空气通路的结构。
[0136]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在受电部8的上表面配置有散热板62。散热板62例如由铝等热传导好的板状的材料制成。
[0137]此外,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与实施方式二同样地具备一对脚部16,所述脚部16从受电部8的对置的两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此外,在受电部8的对置的两端部设置有能够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68。
[0138]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在顶板4上载置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由于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与实施方式一、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139]下面,结合实验结果来对与顶部19相关的热流体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0140]包括由高温的烹调容器2产生的来自烹调材料的蒸气等在内的高温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上升。接着,高温空气被发热体3加热,进一步地温度上升而超过300°C。然后,如图12所示,高温空气(在图12中,用黑箭头表示)沿着反射体上表面部35而上升,从反射体出口 36流入到排气通路43,在隔壁管道39中上升。那时,第二空气通路出口 51的附近变成负压,外部空气(在图12中,用空白箭头表示)从第二空气通路入口 50被抽吸到第二空气通路49中。接着,高温空气通过隔壁管道39而被整流,从排气通路的出口 41向一个方向(与顶板4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上方向)喷出。由此,第一空气通路出口 48进一步变成大的负压,外部空气(在图12中,用空白箭头表示)从第一空气通路入口 47被抽吸到第一空气通路44中(所谓的喷射效果)。另外,排气通路的出口 41的开口大于供高温空气通过的隔壁管道39。由此,高温空气被从第一空气通路出口 48喷出的外部空气围绕,因此,即使使用者误将手遮在排气通路的出口 41,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并且,由于高温空气从排气通路43的出口 41的中间向与顶板4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上方向喷出,因此高温空气不会与排气通路的出口 41的周边的顶部19的外廓31接触。其结果是,通过第一空气通路44的外部空气从内侧对顶部19的外廓31进行冷却。
[0141]另外,发明人进行了利用线香的烟来使顶部19与烹调容器2之间的间隙的空气流可视化的实验,能够确认的是,从内侧对顶部19的外廓31进行冷却所需的足够量的外部空气(图8所示的大的空白箭头)流入到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中。
[0142]此外,即使在高温空气被换气扇或空调等的室内空气流顶出、并从反射体34的内侧空间55内溢出的情况下,高温空气(黑箭头)也会从相邻的第二空气通路入口 50流入到第二空气通路49中。由此,高温空气不会侵入到第一空气通路44中,外部空气流到第一空气通路44中,外部空气从第一空气通路44即内侧对顶部19的外廓31充分地进行冷却。此外,反射体34被发热体3主要通过辐射被加热到超过500°C的高温,但由于隔壁37将来自反射体34的外表面的辐射屏蔽,因此能够防止从发热体3对顶部19的外廓31的辐射加热。另外,虽然隔壁37温度上升到200°C左右,但顶部19的外廓31低于100°C。
[0143]在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顶部19倾斜成使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 48、51配置在比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入口 47、50高的位置。因此,顶部19的内侧空间55的高温空气容易沿着顶部19的内廓30的倾斜面而集中到顶部19的反射体出口 36附近。此外,由于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倾斜,因此在通路内流动的高温空气或者外部空气容易由于自然对流而上升。因此,从排气通路43排出的高温空气的量增大,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 48、51处负压变大,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来抽吸大量的外部空气。并且,与弯曲成直角地形成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的情况相比,倾斜地形成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的情况下更能够缩短通路长度,能够减小通路阻力。其结果是,由于通过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外部空气增加,因此外部空气对顶部19的外廓31的冷却性能提高。
[0144]并且,在实施方式三中,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 48、51和排气通路的出口 41具有沿顶部19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哪个位置排气通路的出口 41与排气通路43均变近。S卩,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通路长度变短,通路阻力减小。此外,在第二空气通路49的哪个位置通路长度均大致相同。其结果是,通过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外部空气增加,并且大致均匀地流动,因此外部空气对顶部19的外廓31的冷却性能提高。另外,在实施方式三中,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 48、51和排气通路的出口 41为长孔形状,但不限于该形状。例如,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 48、51和排气通路的出口 41也可以由多个孔形成。此外,也可以这样:排气通路的出口 41为长孔形状,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 48、51为沿着排气通路的出口 41的长孔延伸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孔。
[0145]另外,顶部19的垂直面部45与隔壁37的垂直面部46之间的间隙确保离开隔壁上表面部38与顶部上表面部40的间隔约2倍的距离。由此,尽量减少来自隔壁37的辐射加热的影响,并且容易抽吸外部空气。其结果是,虽然由于顶部19的垂直面部45靠近发热体3和/或反射体34而容易变得高温,但能够抑制温度上升。
[0146]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顶部19的外廓31与反射体34未被直接接合。即,由于顶部19的外廓31为隔着隔壁37和间隔件52、53而从发射体34热传导的结构,因此热阻力非常大(热传导距离长),能够抑制顶部19的外廓31的温度上升。
[0147]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顶部19的外廓的温度上升,低于100°C,SP使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
[0148]此外,发热体3朝向受电部8也进行辐射加热,但加热板62受到该辐射加热而向远离发热体3的端部热传导并向外部空气散热。因此,能够抑制受电部8和散热板62的温度上升,变得低于60°C,即使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受电部8和/或散热板62,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
[0149]另外,即使反射体上表面部35的倾斜角度为5°左右也有效果,但由于有时设置感应加热装置200的地板倾斜3°?5。,因此设定成10°。相反地,若增大发射体上表面部35的倾斜角度,则顶部19变厚,由于能够增大空气通路的尺寸,因此容易抽吸更多的外部空气,冷却性能提尚。
[0150]图13?图17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部的变形例的放大立体图。在实施方式三中,顶部19的形状是人字形屋顶(Gable Roof),但如图14?图17所示,也可以是只有单面倾斜的屋顶(Shed Roof) 19a、四坡屋顶(Hipped Roof) 19b、攒尖式屋顶(Pavil1n Roof) 19c、折线形屋顶(Mansard Roof) 19d、筒形屋顶(Barrel Roof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