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16278阅读:来源:国知局
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若使用具有戊二酰亚胺结 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则可获得如上述那样低透湿且相位差及紫外线透射率较小的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下,亦称为戊二酰 亚胺树脂)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6-3090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17560号公报、日本特 开2006-32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1号公报、日本 特开2006-3374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569号公报、日 本特开2007-0091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61744号公报中。这些记载系作为参考而被本 说明书引用。
[0045]优选为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以下,亦称为戊 二酰亚胺单元)、与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结构单元(以下,亦称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0046][化1]
[0048]式(1)中,R1及R2分别独立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R3为氢、碳原子数为1~ 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15的包含芳香环的取代基。式(2) 中,R4及R 5分别独立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R6为氢、碳原子数为1~18的烷基、碳原 子数为3~12的环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15的包含芳香环的取代基。
[0049]戊二酰亚胺树脂亦可视需要,进而含有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结构单元(以下,亦 称为芳香族乙烯基单元)。
[0050][化2]
[0052] 式(3)中,R7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R8为碳原子数为6~10的芳基。
[0053] 上述通式(1)中,优选为R1及R2分别独立为氢或甲基,R3为氢、甲基、丁基、或环己 基,进而优选为R 1为甲基,R2为氢,R3为甲基。
[0054]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可仅含有单一种类作为戊二酰亚胺单元,亦可含有上述通式 (1)中的R1、!?2、及R3不同的多种类作为戊二酰亚胺单元。
[0055] 戊二酰亚胺单元可藉由使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酰亚胺化而 形成。另外,戊二酰亚胺单元亦可藉由使马来酸酐等酸酐、或者这样的酸酐与碳原子数为1 ~20的直链或支链的醇的半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衣康酸酐、 巴豆酸、富马酸、柠康酸等α,β_烯属不饱和羧酸等酰亚胺化而形成。
[0056] 上述通式⑵中,优选为R4及R5分别独立为氢或甲基,R 6为氢或甲基,进而优选为R4 为氢,R5为甲基,R6为甲基。
[0057] 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可仅含有单一种类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亦可含有上述 通式⑵中的R4、R5、及R6不同的多种类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0058]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优选为含有苯乙烯、α_甲基苯乙烯等作为上述通式(3)所表 示的芳香族乙烯基单元,进而优选为含有苯乙烯作为上述通式(3)所表示的芳香族乙烯基 单元。藉由具有此种芳香族乙烯基单元,而可减少戊二酰亚胺结构的正双折射性,获得相位 差更低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
[0059] 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可仅含有单一种类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单元,亦可含有R7及R8 不同的多种类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单元。
[0060] 关于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中的上述戊二酰亚胺单元的含量,优选为依赖于例如R3 的结构等而进行变化。关于戊二酰亚胺单元的含量,以戊二酰亚胺树脂的总结构单元为基 准,优选为1重量%~80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70重量%,进而优选为1重量%~60重 量%,特别优选为1重量%~50重量%。若戊二酰亚胺单元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则可获得耐 热性优异的低相位差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
[0061] 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中的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可视目的或所需的特性 而适当设定。根据用途,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亦可为0。于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情 形时,其含量以戊二酰亚胺树脂的戊二酰亚胺单元为基准,优选为10重量%~80重量%,更 优选为20重量%~80重量%,进而优选为20重量%~60重量%,特别优选为20重量%~50 重量%。若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则可获得低相位差且耐热性及机械强度 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
[0062]于上述戊二酰亚胺树脂中,亦可视需要,进而使除戊二酰亚胺单元、(甲基)丙烯酸 酯单元、及芳香族乙烯基单元以外的其它结构单元共聚。作为其它结构单元,例如可列举: 由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等腈系单体、马来酰亚胺、Ν-甲基马来酰亚胺、Ν-苯基马来酰亚胺、 Ν-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系单体构成的结构单元。这些其它结构单元于上述戊二 酰亚胺树脂中可直接共聚,亦可接枝共聚。
[0063] 上述热塑性树脂膜包含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只要可获得上述所需 的特性,则可采用任意适当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代表例,可列举:三 嗪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系 紫外线吸收剂、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及噁二唑系紫外线吸收剂。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可 单独使用,亦可组合多种使用。
[0064] 关于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 ~5重量份,更优选为0.2重量份~3重量份。若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则可有效 地吸收紫外线,且膜成形时的膜的透明性不会降低。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少于0.1重量份 的情形时,有紫外线的遮断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多于5重量份的 情形时,有着色变严重,或成形后的膜的雾度变高,或透明性变差的倾向。
[0065] 上述热塑性树脂膜可视目的而含有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 受阻酚系、磷系、硫系等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耐候稳定剂、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玻璃纤维、 碳纤维等补强材料;近红外线吸收剂;磷酸三(二溴丙基)酯、磷酸三烯丙酯、氧化锑等阻燃 剂;阴离子系、阳离子系、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抗静电剂;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染料等着 色剂;有机填料或无机填料;树脂改性剂;塑化剂;润滑剂;相位差减少剂等。所含有的添加 剂的种类、组合、含量等可视目的或所需的特性而适当设定。
[0066]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利用任意适当的混合 方法将热塑性树脂、紫外线吸收剂、及视需要的其它聚合物或添加剂等充分地进行混合,而 预先制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后,将其进行膜成形。或者,亦可将热塑性树脂、紫外线吸收剂、 及视需要的其它聚合物或添加剂等分别制成各溶液后进行混合而制成均匀的混合液,然后 进行膜成形。
[0067] 于制造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时,例如利用Omuni混合机等任意适当的混合机将 上述的膜原料进行预掺后,将所获得的混合物进行挤出混练。于该情形时,挤出混练所使用 的混合机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单轴挤出机、双轴挤出机等挤出机或加压捏合机等任 意适当的混合机。
[0068] 作为上述膜成形的方法,例如可列举:溶液流延法(溶液铸膜法)、熔融挤出法、压 延法、压缩成形法等任意适当的膜成形法。优选为熔融挤出法。关于熔融挤出法,因未使用 溶剂,故而可降低制造成本或由溶剂引起的对地球环境或作业环境的负荷。
[0069] 作为上述熔融挤出法,例如可列举:T型模头法、吹塑法等。成形温度优选为150~ 350°C、更优选为200~300°C。
[0070] 于利用上述T型模头法进行膜成形的情形时,可于公知的单轴挤出机或双轴挤出 机的前端部安装T型模头,卷取被膜状挤出的膜,而获得辊状的膜。此时,亦可适当调整卷取 辊的温度,并向挤出方向进行延伸,藉此进行单轴延伸。另外,亦可藉由将膜向与挤出方向 垂直的方向进行延伸,而进行同时双轴延伸、逐次双轴延伸等。
[0071] 上述热塑性树脂膜只要可获得上述所需的相位差,则可为未延伸膜或延伸膜中的 任一者。于为延伸膜的情形时,可为单轴延伸膜或双轴延伸膜中的任一者。于为双轴延伸膜 的情形时,可为同时双轴延伸膜或逐次双轴延伸膜中的任一者。
[0072] 上述延伸温度优选为作为膜原料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具 体而言,优选为(玻璃化转变温度-30°C )~(玻璃化转变温度+30°C ),更优选为(玻璃化转变 温度-20°C)~(玻璃化转变温度+20°C)的范围内。若延伸温度未达(玻璃化转变温度-30 °C),则有如下之虞,即所获得的膜的雾度变大,或者膜裂开或破损,而未获得特定的延伸倍 率。反之,若延伸温度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30°C),则有如下倾向,即所获得的膜的厚度不 均变大,或者无法充分改善伸长率、撕裂扩大强度、及耐揉疲劳等力学性质。进而,有变得容 易产生膜黏着于辊的问题的倾向。
[0073] 上述延伸倍率优选为1.1~3倍,更优选为1.3~2.5倍。若延伸倍率为上述范围,则 可大幅改善膜的伸长率、撕裂扩大强度、及耐揉疲劳等力学性质。结果为,可制造厚度不均 较小,双折射实际上为零(因此,相位差较小),进而雾度较小的膜。
[0074] 关于上述热塑性树脂膜,为了使其光学各向同性或机械特性稳定,而可于延伸处 理后进行热处理(退火)等。热处理的条件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条件。
[0075]上述热塑性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ΙΟμπι~200μπι,更优选为20μπι~100μπι。若厚度未 达ΙΟμπι,则有强度降低之虞。若厚度超过200μπι,则有透明性降低之虞。
[0076] 上述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的润湿张力优选为40mN/m以上,更优选为50mN/m以上, 进而优选为55mN/m以上。若表面的润湿张力为40mN/m以上,则热塑性树脂膜与硬涂层的密 合性进一步提高。为了调整表面的润湿张力,可实施任意适当的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 例如可列举: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吹送、紫外线照射、火焰处理、化学试剂处 理。这些中,优选为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
[0077] B.硬涂层
[0078]硬涂层系将包含特定分子量的固化性化合物与高折射率微粒的硬涂层形成用组 合物涂布于热塑性树脂膜上而形成。更具体而言,硬涂层系将包含特定分子量的固化性化 合物与高折射率微粒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热塑性树脂膜上,并使其一部分向热塑 性树脂膜中渗透而形成。优选为于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向热塑性树脂膜中渗透的同时,形 成热塑性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向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层溶出。
[0079] 如上所述,硬涂层包含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向热塑性树脂膜中渗透而形成的渗透 区域。在渗透区域中,代表性地,形成热塑性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与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发 生相溶化。
[0080]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向热塑性树脂膜的渗透深度(渗透区域的厚度)的下限例如 为1.2μηι,优选为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