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压配及挤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654发布日期:2019-05-16 00:0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压配及挤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装配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压配及挤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支架内孔上下分别装上导套均是通过人工采用工具对支架装上导套后,再通过人工采用工具对上下导套的直径进行修正,使套在支架上的上下两个导套的直径保持一致,由于支架的导套组装以及导套孔内挤光均由人工进行操作,故其工作效率低,同时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导套的位置容易产生偏移以及挤光操作时容易对内孔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压配及挤光装置,将待机工件的进料、压配以及挤光的加工工序实现全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压配及挤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进料机构、压配机构、挤光机构、转移机械手以及送料机械手,所述压配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料端口,每一个所述进料端口分别与一个进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

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将待加工件输入压配机构内;

所述压配机构用于将至少两个待加工件进行压配组装并输送出组装完成的待加工件;

所述挤光机构用于挤压压配完成的待加工件的内孔;

所述转移机械手用于将压配机构输出的待加工件转移到挤光机构进行内孔挤压;

所述送料机械手用于移送挤光机构上挤光完成的待加工件。

进一步,所述进料机构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结构均相同的第一进料机构、第二进料机构和第三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与振动盘出料口连接的进料轨道以及设置于进料轨道上方的稳压板。

进一步,所述压配机构还包括有用于集中待加工件的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用于冲压待加工件的压配气缸、通过轨道与工作台连接的送料端口以及用于将工作台上完成的待加工件往送料端口推出的送料气缸。

进一步,所述进料端口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进料端口、第二进料端口和第三进料端口,所述第一进料端口、第二进料端口和第三进料端口分别通过轨道与工作台连接且分别设置在与地面平行的不同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进料端口、第二进料端口和第三进料端口分别设置有用于将进料端口上的待加工件往工作台推送的推料气缸。

进一步,所述挤光机构包括定位台、设置于定位台上方的挤光刀、驱动挤光刀旋转的旋转电机以及驱动旋转电机升降的第一升降电机。

进一步,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孔、设置限位销前方的压紧板以及驱动压紧板升降的旋转气缸。

进一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设置于支撑台的顶端,所述支撑台的前端竖直设置有第一丝杆以及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前端,所述第一升降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转动,使第一固定板沿着第一丝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电机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台位于第一丝杆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一竖直导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与第一竖直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移机械手和所述送料机械手分别设置于无杆气缸的两端,由无杆气缸同时驱动转移机械手和送料机械手水平移动。

进一步,所述无杆气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转移机械手和所述送料机械手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固定于无杆气缸上,所述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的底端均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料机构、压配机构、挤光机构、转移机械手和送料机械手的配合,将待机工件的进料、压配以及挤光的加工工序实现全自动化,有效地提高了待加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配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光刀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光刀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移机械手和送料机械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全自动压配及挤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进料机构1、压配机构2、挤光机构3、转移机械手4以及送料机械手5,所述压配机构2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料端口21,每一个所述进料端口21分别与一个进料机构1的出料口相连;

所述进料机构1用于将待加工件输入压配机构2内;

所述压配机构2用于将至少两个待加工件进行压配组装并输送出组装完成的待加工件;

所述挤光机构3用于挤压压配完成的待加工件的内孔;

所述转移机械手4用于将压配机构2输出的待加工件转移到挤光机构3进行内孔挤压;

所述送料机械手5用于移送挤光机构3上挤光完成的待加工件。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1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结构均相同的第一进料机构11、第二进料机构12和第三进料机构13,所述第一进料机构11包括振动盘111、与振动盘111出料口连接的进料轨道112以及设置于进料轨道112上方的稳压板113,通过振动盘111的振动从而可依次地往进料轨道112输出待加工件,利用稳压板113可保持待加工件进料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晃动过大导致待加工件的位置出现偏移,影响后续的加工效果。

参照图2和图3,所述压配机构2还包括有用于集中待加工件的工作台22、设置于工作台22上方用于冲压待加工件的压配气缸23、通过轨道与工作台22连接的送料端口24以及用于将工作台22上完成的待加工件往送料端口24推出的送料气缸25。

同时为了配合第一进料机构11、第二进料机构12以及第三进料机构13,所述进料端口21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进料端口211、第二进料端口212和第三进料端口213,第一进料端口211与第一进料机构11的进料轨道112的出料口连接,第二进料端口212与第二进料机构12的进料轨道112的出料口连接,第三进料端口213与第三进料机构13的进料轨道112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端口211、第二进料端口212和第三进料端口213还分别通过轨道与工作台22连接且分别设置在与地面平行的不同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进料端口211、第二进料端口212和第三进料端口213分别设置有用于将进料端口21上的待加工件往工作台22推送的推料气缸26。

本实例中待加工件主要为支架和两个导套,目的是将两个导套分别从支架的通孔上下两端压入,完成压配后对导套内孔进行挤压,故第一进料机构11用于输送其中一个导套,第二进料机构12用于输送支架,第三进料机构13用于输送另一个导套,由于是将两个导套分别从支架的通孔上下两端同时压入,故第二进料轨道112需设置于第一进料轨道112和第三进料轨道112的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同时第一进料端口211、第二进料端口212和第三进料端口213需从下往上依次与工作台22连接,当第一进料端口211、第二进料端口212和第三进料端口213均收集到对应的待加工件时,对应推料气缸26便启动,使各自的待加工件往工作台22中央推送,工作台22从上往下收集好导套和支架后,压配气缸23便启动,对工作台22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冲压,使两个导套压入支架的通孔内,完成压配和的待加工件便由送料气缸25推送至压配机构2的送料端口24上,便于转移机械手4进行转移,为了更好地完成压配过程,所述压配气缸23的驱动端设置有压块,同时每一个推料气缸26和送料气缸25的驱动端也设置有推料块,用于推送各自对应进料端口21或工作台22上的待加工件。

参照图4,为了实现精准地对导套进行挤压的工序,所述挤光机构3包括定位台30、设置于定位台30上方的挤光刀31、驱动挤光刀31旋转的旋转电机32以及驱动旋转电机32升降的第一升降电机33。

所述定位台30上设置有定位柱301、定位孔302、设置限位销前方的压紧板303以及驱动压紧板303升降的旋转气缸304。

所述第一升降电机33设置于支撑台34的顶端,所述支撑台34的前端竖直设置有第一丝杆35以及与第一丝杆35螺纹连接的第一固定板36,所述旋转电机3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6前端,所述第一升降电机33驱动第一丝杆35转动,使第一固定板36沿着第一丝杆35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电机32上下移动。

当转移机械手4将压合了导套的支架放置于定位台30上后,定位孔302可准确定位支架的位置,定位柱301可防止在加工过程中,支架出现移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放置好支架后,同时旋转气缸304启动,将压紧板303下降,对支架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好支架后,便启动第一升降电机33和旋转电机32,利用第一升降电机33驱动第一丝杆35转动,带动第一固定板36上下移动,从而可使挤光刀31重复升降,通过旋转电机32驱动挤光刀31实现高速旋转,利用挤光刀31多次挤压导套内孔表面,可对套设在支架上下的两个导套的内孔表面施加一定的冷挤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整光内孔和达到尺寸要求。

为了挤光刀31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平稳,所述支撑台34位于第一丝杆35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一竖直导轨37,所述第一固定板36的两侧与第一竖直导轨37滑动连接,使第一固定板36可在第一竖直导轨37上滑动,可保持挤光刀31升降的稳定性以及固定挤光刀31的加工方向。

参照图5和图6,为了实现更好地挤光和整光效果,所述挤光刀31为圆柱形,所述挤光刀31的柱身均匀地开设有与柱身平行的刃口311,本实例中,所述刃口311设置有三个,以120度角度的间隔均匀分布在挤光刀31的柱身上,所述挤光刀31前后端设置有倒角312,同时所述挤光刀31通过夹头固定于旋转电机32的驱动端上,采用夹头可方便工作人员对挤光刀31进行更换。

由于在挤压过程中,会产生金属废屑,为了避免金属废屑对二次加工产生影响,所述旋转电机3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气嘴38,所述第一气嘴38通过管道与第一气缸连接,在每一次挤压后,利用第一气嘴38对挤光刀31进行吹气,吹走其表面上金属废屑,防止下次加工过程,金属废屑对导套内孔产生损伤。

为了提高对加工件内孔的加工效果,所述定位台30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给挤光刀31加润滑油的喷嘴39,所述喷嘴39通过管道与润滑油罐连接,利用润滑油可防止因金属材料之间的干摩擦对挤光刀31和导套内壁造成损伤,同时还可起到清洁和冷却的作用,将前一次加工产生金属废屑进行清除并对挤光刀31进行降温,为了更好地添加润滑油,可在喷嘴39前端设置油刷,且油刷设置在伸缩气缸上,当挤光刀31下降到油刷前端时,伸缩气缸启动,使油刷上下移动,利用油刷对挤光刀31进行均匀地刷油,完成上油后,挤光刀31进行挤压工序。

为了可实时和可靠地补充润滑油,所述支撑台34侧面设置用于有放置架341,所述润滑油罐放置在放置架341上,同时放置架341341的位置需高于喷嘴39的所处的平面,利用重力势能,可更好及均匀地给油刷补充润滑油。

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所述定位台30前还设置有光纤感应器,用于感应定位台30上是否有待加工件,利用光纤感应器,可感应台上是否有放置待加工件,可避免因未有放置待加工件而误启动挤光机构3,避免产生危险。

参照图7,所述转移机械手4和所述送料机械手5分别设置于无杆气缸6的两端,由无杆气缸6同时驱动转移机械手4和送料机械手5水平移动,则在转移压配机构2上的待加工件时,可同时利用送料机械手5将已挤光完成的待加工件进行转移。

所述无杆气缸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线导轨61,所述转移机械手4和所述送料机械手5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台41和第二固定台42固定于无杆气缸6上,所述第一固定台41和第二固定台42的底端均与直线导轨61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压配机构2的送料端口24和挤光机构3的定位台30处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所以第二固定台42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升降电机42、竖直设置于第二固定台42上的第二丝杆43以及与第二丝杆43螺纹连接的第二固定板44,所述转移机械手4固定于第二固定板44上,所述第二升降电机42通过驱动第二丝杆43转动,使第二固定板44可沿第二丝杆4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转移机械手4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移机械手4和送料机械手5均采用气爪进行夹取待加工件,气爪分别由对应的气爪气缸驱动,从而完成夹取和松开的动作。

此外,在挤光机构3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清除待加工件上的废屑的清洁机构7以及用于收集成品的成品箱,所述清洁机构7用于清除待加工件上的废屑,清洁机构7包括第二气嘴、通过管道与第二气嘴连接的第二气缸以及设置于第二气嘴下方的铜屑箱。将完成挤光工序的待加工件由送料机械手5转移到清洁机构7下进行清除铜屑,完成清除后,便将完成的成品放入成品箱进行收集。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