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用端子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2233发布日期:2022-05-11 18: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用端子材,具有:至少表面由cu或cu合金构成的基材;形成于所述基材上且由ni或ni合金构成的ni层;形成于所述ni层上且具有cu6sn5的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及形成于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上且由sn或sn合金构成的sn层,所述连接器用端子材的特征在于,所述ni层的厚度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为0.2μm以上且2.5μm以下,所述sn层的厚度为0.5μm以上且3.0μm以下,通过ebsd法以0.1μm的测量步长来分析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及所述sn层的截面,将相邻的像素间的取向差为2
°
以上的边界视为晶界,将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中的所述cu6sn5的平均结晶粒径设为dc,将所述sn层的平均结晶粒径设为ds时,平均结晶粒径dc为0.5μm以上,粒径比ds/dc为5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用端子材,其特征在于,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由形成于所述ni层上的cu3sn层及形成于所述cu3sn层上的所述cu6sn5层构成,所述cu3sn层对于所述ni层的被覆率为2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用端子材,其特征在于,所述sn层由凝固组织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用端子材,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sn层的通过所述ebsd法划定的晶界中,将所述取向差为15
°
以上的晶界的长度设为la,将所述取向差为2
°
以上且小于15
°
的晶界的长度设为lb时,lb比率即lb/(lb+la)为0.1以上。5.一种连接器用端子材的制造方法,具有:镀敷处理工序,对至少表面由cu或cu合金构成的基材的表面,依次实施形成由ni或ni合金构成的镀敷层的镀ni处理、形成由cu或cu合金构成的镀敷层的镀cu处理及形成由sn或sn合金构成的镀敷层的镀sn处理;及回流焊处理工序,在所述镀敷处理工序之后,进行回流焊处理,制造如下的连接器用端子材:所述连接器用端子材通过在所述基材上形成由ni或ni合金构成的ni层、在所述ni层上形成由cu及sn的金属间化合物构成的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及在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上形成由sn或sn合金构成的sn层而成,所述连接器用端子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焊处理包括:加热工序,进行以20℃/秒以上且75℃/秒以下的升温速度加热至240℃以上的第一次加热处理及在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之后在240℃以上且300℃以下的温度加热1秒以上且15秒以下的时间的第二次加热处理;第一次冷却工序,在所述加热工序之后,以30℃/秒以下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及第二次冷却工序,在所述第一次冷却之后,以100℃/秒以上且300℃/秒以下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

技术总结
一种端子材,具有至少表面由Cu或Cu合金构成的基材、所述基材上的厚度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Ni层、所述Ni层上的厚度0.2μm以上且2.5μm以下的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及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上的厚度0.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Sn层,通过EBSD法以0.1μm的测量步长来分析所述Cu-Sn金属间化合物层及所述Sn层的截面,将相邻的像素间的取向差为2


技术研发人员:宫岛直辉 牧一诚 船木真一 石川诚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