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6685发布日期:2020-03-24 21:3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了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中,为了客室的供暖,而遍及整个车体长度方向铺满内置了加热器的多个地板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110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中,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引出电线,因此,需要同时进行布线连接作业和地板面板铺设作业。因此,在布线连接作业繁杂、并且在布线中产生不良时,为了接近布线需要将地板面板临时拆除。并且,还需要在地板下设置将从各地板面板引出的多条电线集中进行布线的空间。此外,在从地板面板的侧面或上表面引出供电用的电线时,用于将各电线引导至地板下的场所有限制,因此,存在使各电线经由天花板等布线变得繁杂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使得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布线以及维护的作业容易,且无需在车辆地板下设置特别的布线用空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有关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具有:多个地板面板,其遍及铁路车辆的客室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排列,具有通电加热器;布线管路,其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与侧结构体之间;供电电缆,其布置于所述布线管路中,向所述通电加热器供电,以及布线贯插口,其形成于所述布线管路中的所述地板面板侧的沿着车辆长度方向的侧壁部,供所述供电电缆通过。

根据所述结构,在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与侧结构体之间配置布线管路,供电电缆布置于布线管路中并从布线管路的侧壁部的布线贯插口通过而被引导至地板面板。因此,能够在地板面板的侧方在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布线管路中进行布线作业,能够容易地进行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布线以及维护的作业。此外,供电电缆被布置在配置于地板面板的侧方的布线管路中,因此,无需在车辆地板下设置特别的布线用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布线以及维护变得容易,且无需在车辆地板下设置特别的布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有关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等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地板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的护铁板及其附近的俯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的布线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有关的地板结构的检修口及其附近的俯视图。

图7是第3实施方式有关的地板结构的布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有关的铁路车辆1的地板结构3等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铁路车辆1具有在内部形成有客室c的车体2。这里,所谓客室c是配置有乘客的座位的空间,不包含与该空间区分开的其他空间(例如,车体长度方向端部的出入口空间等)。车体2具有:台架14;第1侧结构体4和第2侧结构体5,其分别从台架14的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第1端结构体6和第2端结构体7,其分别从台架14的车辆长度方向两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以及屋顶结构体(未图示),其与侧结构体4、5以及端结构体6、7的上端部连接。侧结构体4、5在车辆长度方向位置与客室c重叠的位置处具有门开口部8。另外,侧结构体4、5、台架14、端结构体6、7以及屋顶结构体被结合之后,地板结构3被安装于台架14。

地板结构3具有遍及客室c的车辆长度方向全长连续地排列(在客室c的车辆长度方向全长范围连续地排列)的多个地板面板10。地板面板10在其内部具有通电加热器11。地板面板10分别在俯视观察时具有从地板结构3的车宽方向一侧向另一侧延伸的矩形形状。在各地板面板10的车宽方向一侧的端部与第1侧结构体4之间,在地板结构3内配置有第1布线管路12。在各地板面板10的车宽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2侧结构体5之间配置有第2布线管路13。各布线管路12、13遍及客室c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延伸(在客室c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另外,各布线管路12、13各自通过基于各种关系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将多个管路彼此连结而构成,但是也可以是一体地在整个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管路。

图2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3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地板结构3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3的护铁板9及其附近的俯视图。另外,第1以及第2布线管路12、13的结构是镜面对称但彼此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代表性地主要对第1布线管路12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地板面板10以及布线管路12由地板结构体14从下方支承。具体来说,地板结构体14具有:一对侧梁15(在图2中只图示单侧的侧梁15),其以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横梁16,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连接一对侧梁15。地板面板10以及布线管路12例如固定于横梁16。地板面板10与布线管路12之间夹设有间隔件17,但是也可以没有间隔件17。

如图3所示,布线管路12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具有铅直方向尺寸比车宽方向尺寸短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布线管路12具有:管路本体21,其具有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电缆收纳空间s1、s2;以及盖22,其从上方锁闭管路本体21的电缆收纳空间s1、s2。管路本体21具有侧壁部21a、21b,侧壁部21a、21b在电缆收纳空间s1、s2的车宽方向两侧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管路本体21通过螺丝或螺栓等固定具29而固定于其下侧的部件(例如,横梁16)。但是,固定具不限于此。

电缆收纳空间s1、s2配置于一对侧壁部21a、21b之间,后述的供电电缆25等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贯插于电缆收纳空间s1、s2中。电缆收纳空间s1以及侧壁部21b位于车体外侧的侧结构体侧,电缆收纳空间s2以及侧壁部21a位于靠车体中央处。形成于管路本体21的电缆收纳空间s1、s2遍及其整个车辆长度方向连续地朝向上方开口。盖22是平板状,通过固定具23(例如,螺丝或螺栓)装卸自如地固定于管路本体21的侧壁部21a、21b的水平部,从上方覆盖电缆收纳空间s1、s2。另外,盖22不限于平板状,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倒凹形截面的形状。图3中,螺丝座设置于侧壁部21a、21b的h形的水平部的下表面,使用固定具23与螺丝座来固定盖22。但是,根据管路本体的材质或板厚的不同,也可以不使用螺丝座。

由此,即使不将供电电缆25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依次插入到电缆收纳空间s1、s2中,也可以使供电电缆25从上方向下方平行移动而收纳于电缆收纳空间s1、s2中。因此,能够以将布线管路12或供电电缆25从下方起依次堆积的方式进行组装,车辆组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在进行供电电缆25的更换等时,也仅通过打开盖22将供电电缆25向上方提起就能够取出,维护作业也变得容易。

关于管路本体21,将电缆收纳空间s1与电缆收纳空间s2隔开的间隔壁部21c从底壁部21d向上方突出。间隔壁部21c的上端高度与侧壁部21a、21b的上端高度相同。因此,盖22不仅由侧壁部21a、21b支承,还能够通过间隔壁部21c被从下方支承。另外,间隔壁部21c的数量是任意的,间隔壁部21c也可以不存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路12具有大致四边形截面形状,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h形截面或u形截面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缆收纳空间分为s1与s2这2个空间,s1设为接近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供电电缆25用空间,s2设为出入口的护铁板的通电加热器用的布线空间,但是未必需要分为2个空间,也可以是1个空间,还可以分为3个以上的空间。

供电电缆25经由中继端子盘36向地板面板10的通电加热器11(参照图1)供给来自车辆地板下的电源装置(未图示)的电力。供电电缆25具有:电源引线31,其设置于地板面板10;以及中继电缆32,其在与电源引线31连接的状态下载置于布线管路12并延伸至中继端子盘36。电源引线31与地板面板10一体化,电源引线31从地板面板10的布线管路12侧的沿着车辆长度方向的侧面突出。

在管路本体21中的地板面板10侧的侧壁部21a上形成有供电源引线31通过的布线贯插口26。布线贯插口26与供电电缆25(具体来说,电源引线31)和地板面板10的侧面10a相连接的连接部a(参照图4)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由此,在布线管路12与地板面板10之间能够以最短路径来对供电电缆25进行布线,并且供电电缆25的弯曲为最低限度,因此损伤风险也可以降低。

在盖22没有固定于管路本体21的状态下,布线贯插口26向上方开放。因此,在进行供电电缆25的组装时,能够在将盖22拆除的状态下使中继电缆32从上方向下方平行移动而贯插到布线贯插口26中,使得组装作业性良好。如图4所示,贯插到布线贯插口26中的电源引线31的连接器31a在布线管路12内的电缆收纳空间s1中与中继电缆32的连接器32a嵌合连接。

在布线管路26的上部,在彼此嵌合连接的连接器31a、32a(即,电源引线31和中继电缆32相连接的连接部)的正上方,形成有用于接近连接器31a、32a的检修口12a。即,盖22以在管路本体2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相互分割开,通过将被分割的盖22的一部分卸下而形成检修口12a。检修口12a的车辆长度方向尺寸比地板面板10的车辆长度方向尺寸小。由此,可以容易地从检修口12a对连接器31a、32a进行检修,并且通过解除连接器31a、32a之间的连接,即使不将中继电缆32侧卸除,也能够容易地更换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10。

在侧结构体4经由支架35而支承有中继端子盘36。中继端子盘36具有:正输入端子36a(输入部),其与来自主端子盘37(参照图2以及5)的支线电缆41的正(+)线连接;负输入端子36b(输入部),其与支线电缆41的负(-)线连接;正输出端子36c(输出部),其与多个中继电缆32的正线连接;以及负输出端子36d(输出部),其与多个中继电缆32的负线连接。正输入端子36a与正输出端子36c导通,负输入端子36b与负输出端子36d导通。即,通过将多个电线分别与正输出端子36c以及负输出端子36d连接,而形成分支电路。另外,正输出端子36c以及负输出端子36d也可以各自设置有多个。

中继端子盘36在比布线管路12靠上方处配置于布线管路12与侧结构体4之间。在布线管路12的上壁部(即,盖22)形成有供中继电缆32通过的开口部2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继电缆32从布线管路12朝向中继端子盘36引出的部位,不设置盖22或者在盖22设置开口,由此,形成开口部27。另外,在空间有富余时,开口部27也可以设置于布线管路12的侧结构体4侧的侧壁部21b。

如图2所示,布线管路12的上表面(即,盖22的上表面)与地板面板10的上表面彼此配置于大致同一平面上。在地板面板10以及布线管路12从上方载置有地板铺设物30。即,地板面板10以及布线管路12的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由此,即使将地板铺设物30直接铺设到地板面板10以及布线管路12的上表面,也不会产生阶梯差。

在侧结构体4经由支架38支承有主端子盘37。主端子盘37的构造与中继端子盘36的构造相同。即,主端子盘37具有:一对输入端子37a(输入部),其与来自车辆地板下的电源装置(未图示)的干线电缆42连接;以及一对输出端子37c(输出部),其与多个支线电缆41连接。主端子盘37也与中继端子盘36一样,在比布线管路12靠上方处配置于布线管路12与侧结构体4之间。另外,从中继端子盘36向主端子盘37布线的支线电缆41可以在车体侧壁内通过,也能够在布线管路12内通过。此外,主端子盘37或中继端子盘36不仅可以位于车体侧壁内,还可以处于座位下或设备箱内。

在台架14设置有从车辆地板下朝向车辆地板上贯穿的贯穿管43。即,贯穿管43的上端部配置于与主端子盘37共用的空间。具体来说,贯穿管43在贯插到形成于侧梁15的贯穿孔15a中的状态下固定于台架14。干线电缆42通过贯穿管43,由此,将车辆地板下的电源装置(未图示)与车辆地板上的主端子盘37连接。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在侧结构体4附近将布线汇总,因此,不需要在车辆地板下另外形成将地板面板10用的布线汇总的空间。

如图4所示,在车体2的门开口部8设置有成为门开口部8的下缘的护铁板9(门槛)。护铁板9在其内部内置由通电加热器。供电电缆45从护铁板9向车宽方向内方伸出。布线管路12从地板面板10的端部与门开口部8之间通过。在布线管路12的车宽方向外侧(护铁板9侧)的侧壁部21b上,与侧壁部21a的布线贯插口26一样,形成有布线贯插口46。布线贯插口46在车宽方向上与护铁板9和供电电缆45相连接的连接部b对置。护铁板9的供电电缆45通过布线贯插口46并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贯插到布线管路12内。另外,除了供电电缆25、45以外,也可以使其他电缆等贯插到布线管路12中。此外,护铁板9也可以不内置通电加热器,该情况下,不存在供电电缆45。

图5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3的布线图。如图5所示,将从第1布线管路12(参照图1)通过的供电电缆25设为第1供电电缆25a,将从第2布线管路13(参照图1)通过的供电电缆25设为第2供电电缆25b。将所有地板面板10中的一部分地板面板设为第1地板面板10a,将所有地板面板10中的余下的地板面板设为第2地板面板10b。在图5的示例中,从车辆长度方向一端侧起按顺序对各地板面板进行计数,将奇数编号的地板面板设为第1地板面板10a,将偶数编号的地板面板设为第2地板面板10b。

第1供电电缆25a与第1地板面板10a的车宽方向一侧的端部连接,经由第1供电电缆25a向第1地板面板10a供电。第2供电电缆25b与第2地板面板10b的车宽方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经由第2供电电缆25b向第2地板面板10b供电。这样,布线管路12、13是双系统,由此,能够通过与地板面板10的布线位置(左右的任一个)相适合的路径对各供电电缆25进行布线,并且能够容易地在第1地板面板10a与第2地板面板10b中输出不同的温度指示,或能够容易地使第1地板面板10a以及第2地板面板10b的接通/断开不同等。另外,在所述的结构中,在地板面板10的车宽方向两侧配置了布线管路12、13以及供电电缆25,但是也可以设为只在地板面板10的车宽方向一侧配置布线管路以及供电电缆的结构。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有关的地板结构103的检修口110a及其附近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在地板面板110形成有朝向布线管路112开放的豁口空间s3,电源引线131从形成豁口空间s3的面中的朝向布线管路112的沿着辆长度方向的侧面110a突出。电源引线131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器131a。形成于布线管路112中的地板面板110侧的侧壁部的布线贯插口126在车宽方向上与地板面板110的豁口空间s3对置。即,布线贯插口126在车宽方向上与供电电缆125的电源引线131和地板面板110的侧面110a相连接的连接部a对置。收纳于布线管路112中的中继电缆132穿过布线贯插口126,设置于其末端的连接器132a在豁口空间s3中与连接器131a嵌合连接。豁口空间s3能够供中继电缆132插入,也可以在中继电缆132上局部地卷绕橡胶板并通过海绵进行填埋之后,通过充填密封件来防水。

在地板面板110的上部,在连接器131a、132a的正上方,形成有用于接近连接器131a、132a的检修口110b。检修口110b通过装卸自如的封盖150而被锁闭。由此,能够卸除封盖150而容易地从检修口110b对连接器131a、132a进行检修,并且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110的更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另外,其他结构与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一样,因此省略说明。

(第3实施方式)

图7是第3实施方式有关的地板结构203的布线图。如图7所示,各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中的第1地板面板210a具有中继引线231a,中继引线231a从车宽方向一侧的侧面伸出,贯插到布线管路21中并与相邻的地板面板串联连接。各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中的第2地板面板210b具有电源引线231b,电源引线231b从车宽方向一侧的侧面伸出并通过布线管路12(参照图2)。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电源引线231b经由通过布线管路12的中继电缆而与端子盘236连接。根据该结构,可以降低通过布线管路12的供电电缆的数量。另外,其他结构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因此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引线231a从车宽方向一侧的侧面伸出,从布线管路21通过并与相邻的地板面板串联连接,但是也可以从车辆长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伸出,还可以不经过布线管路21内而直接与相邻的地板面板串联连接。

标号说明

1:铁路车辆;

3、103、203:地板结构;

4、5:侧结构体;

8:门开口部;

10、110、210:地板面板;

10b:检修口;

11:通电加热器;

12、13、112:布线管路;

21:管路本体;

21a、21b:侧壁部;

22:盖;

25、125:供电电缆;

26:布线贯插口;

27:开口部;

31、131、231b:电源引线;

32、132、231a:中继电缆;

36:中继端子盘;

37:主端子盘;

42:干线电缆;

43:贯穿管;

112a:检修口;

c:客室;

s1、s2:电缆收纳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