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贯流柜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92935阅读:来源:国知局
设置,蜗壳蜗舌5120组件5000内形成有与两出风口C分别对应的 两风道Sl,两贯流风轮3000分别设于两风道Sl内,出风框6000内设有分别将两风道Sl与 对应的出风口C连通的两连通腔S2,两连通腔S2相邻的内侧壁Ll之间的夹角大小小于等 于10°(例如8°、6°、4°等)。连通腔S2与风道Sl连接构成新的送风通道S0,送风通 道SO的长度增长,气流的噪声更小、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更有序,出风效果更好。双贯流柜 机运行时,空气气流的流向为:空气气流从进风口J进入经蒸发器2000换热降温后从风道Sl的进风端口Rl进入,依次经风道Sl和连通腔S2导向,最终从出风口C吹出。两连通腔 S2相邻的内侧壁Ll之间的夹角越小,两连通腔S2相邻的内侧壁Ll越接近平行,从而两出 风口C排出的气流越接近平行,本实施例可优选采用两连通腔S2相邻的内侧壁Ll平行设 置,以达到平行出风的效果。
[0042]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新增连接在两风道Sl和两出风口C之间的两连通腔 S2,且两连通腔S2相邻的内侧壁Ll之间的夹角小于10°,使得双贯流柜机中的气流沿着 两连通腔S2相邻的内侧壁Ll分别导向而从两出风口C吹出,进而两出风口C的气流吹出 夹角很小,大幅减小双贯流柜机的壳体1000前方区域的送风盲区面积,送风效果更佳。
[0043] 本实施例优选两风道Sl对称,以及两连通腔S2对称位于两风道Sl的对称面的两 侦牝以使两出风口C的出风量和出风效果均衡。
[0044] 本实施例中,优选两连通腔S2相邻的内侧壁Ll为相互平行的两竖板。
[0045]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两连通腔S2相邻的内侧壁Ll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多 个水平转轴孔H,水平转轴孔H中安装插接有横向导风叶。横向导风叶插接安装在水平转轴 孔H中,各个水平转轴孔H中的横向导风叶构成双贯流柜机的横向导风叶片组,通过驱动装 置(例如驱动电机)驱动各个横向导风组件同步转动,实现对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的上下 导风调节。
[0046] 进一步地,连通腔S2的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竖直转轴孔,竖直转 轴孔中安装插接有纵向导风叶。各个竖直转轴孔中的纵向导风叶构成双贯流柜机的纵向导 风叶片组,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纵向叶片组的各个导风叶片左右摆动,实现出风口C的出风 方向的左右导风调节。
[0047] 优选地,连通腔S2内设有至少一水平隔板C1,水平隔板Cl将连通腔S2分隔成纵 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子腔体C2,水平隔板Cl上设有至少一竖直转轴孔,即每个子腔体C2中安 装有至少一个纵向导风叶。通过将连通腔S2分隔成多个子腔体C2,每个子腔体C2内分别 安装纵向导风叶进行左右导风,从而避免了由于纵向导风叶过长而易发生变形和扭断的情 形,保证了纵向导风组件的有效运行。各个子腔体C2内的纵向导风叶可由驱动装置分别驱 动控制(例如,驱动装置包括多组电机,每组电机驱动不同子腔体C2内的纵向导风叶,各组 电机可单独控制),从而使得双贯流柜机的出风方向能够更精细的控制调节,根据周围人群 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导风调节,能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当然,所有子腔体C2内的纵向导风 叶也可以由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控制。
[0048] 优选地,两连通腔S2之间间隔形成有收容腔Q,壳体1000上设有封盖收容腔Q的 装饰板。壳体1000上对应收容腔Q的位置设有安装口,壳体1000上安装有封盖安装口的 装饰条Z。可将双贯流柜机的电控组件安装于收容腔Q内。当然,收容腔Q也可以用于装放 其它部件。本实施例的收容腔Q装放双贯流柜机的电控组件,从而在双贯流柜机的电控系 统组件故障时,只需将安装口上的装饰条Z拆卸,即可进行维修操作,维修非常方便。装饰 条Z与可通过卡接配合的方式与壳体1000连接,也可通过螺钉锁紧在壳体1000上;当然, 装饰条Z还可采用其它方式与壳体1000连接;由于通过螺钉锁紧时,通常会留下螺钉孔,影 响外观,为使壳体1000的外观更简洁,优选采用卡接配合的方式与壳体1000连接。卡合配 合方式的具体实例:在壳体I000的安装口边缘设置多个凹槽,在装饰条Z上对应凹槽设置 与凹槽过盈配合的软胶条,通过软胶条挤入凹槽而达到装饰条Z与壳体1000的固定连接。
[0049] 进一步地,参照图12,收容腔Q中设有至少一个水平加强板,以将强收容腔Q的两 侧壁的强度,即加强两连通腔S2相邻的两侧壁的强度,同时水平加强板可将收容腔Q分成 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可装放不同的部件,可满足电控组件的部分电模块的隔离需求。
[005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连通腔S2中安装有用于开启和关闭出风口C的活动门 4000,连通腔S2的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对应设置有转动导槽(未标号),活动门4000两端的 转轴分别插于对应的转动导槽中,连通腔S2远离另一连通腔S2的一侧凹设有让位空间V; 活动门4000在打开时,活动门4000沿转动导槽旋转到让位空间V内并与风道Sl的一侧壁 衔接。活动门4000沿连通腔S2的内顶面和内底面上的转动导槽转动,以进行开启和关闭 操作,连通腔S2远离另一连通腔S2的一侧凹陷设置有让位空间V,以供活动门4000的开启 和关闭转动时具备足够的空间,并且活动门4000打开时与风道Sl的一侧壁衔接,以对风道 Sl中的气流过渡导风,从而使出风口C的出风更顺畅。
[0051] 进一步地,双贯流柜机还包括驱动两活动门4000开启和关闭的第一驱动装置,以 方便双贯流柜机的活动门4000开关控制操作。
[0052] 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活动门4000在打开时若与风道Sl中的冷风接触,活动门 4000的温度会很低,则在双贯流柜机停止运行,活动门4000关闭时,活动门4000由于自身 的温度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差较大,而在活动门4000表面上产生凝露水,凝露水滴落到地 面造成地面积水;因此,参照图5,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活动门4000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 活动门4000打开时,活动门4000收容到壳体1000内且位于风道Sl的外侧,从而活动门 4000就不会与风道Sl中的冷风接触,在活动门4000关闭时,活动门4000自身的温度与室 内温度相差很小,不会在活动门4000上产生凝露水,避免了地面积水的问题。
[0053] 具体的,参照图5,可通过连通腔S2的一侧壁(记为"第一侧壁")与风道Sl的一 侧壁衔接,连通腔S2内设有与风道Sl的另一侧壁衔接的导风板L2,导风板L2与连通腔S2 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活动门4000的让位空间V;导风板L2靠近出风口C的一端 与出风口C间隔形成让位空间V的进出口,活动门4000在打开时,从进出口进入并收容在 让位空间V中。本实施例中,让位空间V用于供活动门4000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 换时有足够的空间切换,而不会受连通腔S2的侧壁阻碍,并在活动门4000打开时收容活动 门4000,使活动门4000在打开时与风道Sl之间通过导风板L2隔开,从而不接触冷风;连 通腔S2的第一侧壁与导风板L2之间形成与风道Sl对接的风道延长段,风道延长段与风道 Sl过渡衔接,保证气流顺畅的从出风口C吹出,提升了出风效果。
[0054] 优选地,再结合图6至图10,本实施例的蜗壳蜗舌组件5000包括蜗壳部件5110、 设于蜗壳部件5110两侧的蜗舌5120,以及分别连接于蜗壳部件5110的上、下两端的两支架 5200,蜗舌512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支架5200,蜗壳部件5110与每个蜗舌5120之 间形成一风道S1,即蜗壳蜗舌组件5000中的两风道Sl由两蜗舌5120分别与该蜗壳部件 5110之间形成。本实施例中,蜗壳蜗舌组件5000采用多个部件可拆卸连接构成,更加方便 贯流风轮3000的拆装和维修更换等操作。
[0055] 优选地,蜗壳部件5110包括前蜗壳件5111和与前蜗壳件5111拼合连接的后蜗壳 件5112,支架5200包括拼合固定且边缘形状吻合的前半支架5210和后半支架5220,前蜗 壳件5111和蜗舌5120连接于前半支架5210,后蜗壳件5112连接于后半支架5220。本实 施例中,蜗壳部件5110和支架5200分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