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3736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检测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桥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桥梁检测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桥梁常规定期检测成为桥梁检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城镇化的发展,桥梁的数量不断增加。桥梁的安全关于人民性命,绝对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车量高峰期或者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定期做常规检测及早修补病害,那么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以上背景下,随着高科技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出现了桥梁常规定期检测系统,然而现有的桥梁常规定期检测系统无法有效的检测坑槽等病害和远距离的裂缝,以致检测数据不全面,从而影响检测分析结果。

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开发一种桥梁检测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差速驱动的工作原理以及驱动电机驱动高清摄像头运动的情况,能够将桥梁基本信息、检测数据、病害情况和原始记录等整合成报告,实现自动出报告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确度,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客观,更科学,因而有着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桥梁检测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差速驱动的工作原理以及驱动电机驱动高清摄像头运动的情况,能够将桥梁基本信息、检测数据、病害情况和原始记录等整合成报告,实现自动出报告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确度,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客观,更科学,因而有着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差速驱动装置;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有裂度检测装置,车体的上部设置有检测舱体,检测舱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的前端设置有高清摄像头;所述差速驱动装置、裂度检测装置、高清摄像头和动力装置全部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设置在检测舱体内的蓄电池。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差速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下端的移动轮以及轴连接在车体下端中间位置的转盘,转盘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驱动轮,驱动轮连接有设置在转盘上的电机,电机连接有编码器,编码器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检测舱体内的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有伸缩支架。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依次滑动套接的圆柱形套管,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最外侧端部的圆柱形套管,且最外侧端部圆柱形套管的外端安装有高清摄像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差速驱动的工作原理以及驱动电机驱动高清摄像头运动的情况,能够将桥梁基本信息、检测数据、病害情况和原始记录等整合成报告,实现自动出报告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确度,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客观,更科学,因而有着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桥梁检测系统,包括车体9,车体9的底部设置有差速驱动装置。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有裂度检测装置,车体的上部设置有检测舱体13,检测舱体13内设置有控制器14和动力装置12,动力装置12传动连接有伸缩支架11,伸缩支架11的前端设置有高清摄像头10。所述差速驱动装置、裂度检测装置、高清摄像头和动力装置全部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设置在检测舱体内的蓄电池。

所述差速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下端的移动轮6以及轴连接在车体下端中间位置的转盘8,转盘8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驱动轮7,驱动轮7连接有设置在转盘上的电机,电机连接有编码器,编码器连接控制器。

所述设置在检测舱体内的动力装置12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有伸缩支架11。

所述伸缩支架11包括依次滑动套接的圆柱形套管,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最外侧端部的圆柱形套管,且最外侧端部圆柱形套管的外端安装有高清摄像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裂度检测装置采用的是现有的超声波裂度检测仪器。同时为了便于安装,车体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支架3,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上螺纹连接有电机1,电机1传动连接有升降杆4,升降杆4的下端安装有超声波裂度检测仪5。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差速驱动的工作原理以及驱动电机驱动高清摄像头运动的情况,能够将桥梁基本信息、检测数据、病害情况和原始记录等整合成报告,实现自动出报告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确度,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客观,更科学,因而有着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