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保护外壳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94074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前端突起部15d(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的高度,并设置有用于通过螺丝钉等来连接控制基板2的螺纹孔部。
[0051]另外,如图2(a)所示,在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中,为了进行控制基板2的定位,在位于与载置有电池组3(准确的是电池支架12(参照图3)的底面)的区域(以下称为“电池载置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5f,其沿斜上方立设且与预先设置于控制基板2的边缘的第一钳杆部2a (参照图2(b))嵌合。如图2(c)所示,该第一定位部15f立设为使立设面部15e的螺纹孔部与控制基板2的螺纹孔部一致的角度。并且,在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中,在与电池载置区域邻接的底面开口部15b立设有第二定位部15g,其载置有在控制基板2中设置于与第一钳杆部2a所位于的边缘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钳杆部2b (参照图2(b))。
[0052]另外,如图2(a)所示,在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中,为了进行电池支架12(参照图3)的定位,在位于与载置有控制基板2的区域(以下称为“基板载置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沿着电池支架12的形状立设且与电池支架12的侧面接合的接合部15h。
[0053]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电池支架12以抵接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接合部15h的一侧成为多面形状的方式被弯曲加工,并且在这些多个抵接面中,在相对于底面垂直的垂直面形成有向外侧向突出的两个纵分割部12a、以及沿着斜上方向立设的立设部12b。而且,在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接合部15h形成有供电池支架12的纵分割部12a嵌入的两个狭缝151、以及供电池支架12的立设部12b嵌入的窗部15j。换句话说,如图3(b)所示,若以电池支架12的纵分割部12a嵌入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狭缝15i的方式将电池支架12压入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则以电池支架12的立设部12b架设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窗部15j,电池支架12以无法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 (固定框架13)脱离的方式被锁定。此外,在电池支架12的立设部12b架设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窗部15j的状态下,电池支架12的纵分割部12a沿着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接合部15h的侧面弯折。
[0054]另外,如图2(a)所示,在沿着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基板载置区域与电池载置区域的分界线存在的底面开口部15b的边缘部,同时形成有支承控制基板2以及电池支架12的一部分的立设面部15e、以及抵接于电池支架12的侧面(A面)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立设部15k。
[0055]具体而言,如图4 (a)所示,电池支架12具有电线载置部12c,其用于载置将控制基板2(参照图2)上的电子控制电路与电池组3(参照图3)内的BUB连接的电线3a(参照图5)。该电线载置部12c通过弯曲加工而具有:向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基板载置区域侧突出的平行面12d ;为了限制电线3a向基板载置区域侧移动而立设于平行面12d的边缘的限制部12e ;以及从平行面12d的两端向斜下方延伸设置、并且被载置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立设面部15e的载置面12f。而且,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立设面部15e为了在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基板载置区域的上方保持电线载置部12c的平行面12d,而形成于从下方支承电线载置部12c的载置面12f的位置。另外,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立设部15k为了使电池支架12不向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基板载置区域侧移动,而形成于与电池支架12的侧面(A面)抵接的位置。即如图5(b)所示,若电池支架12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接合部15h接合,则电池支架12的侧面(A面)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立设部15k抵接,并且电池支架12的载置面12f被载置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立设面部15e,由此,电线载置部12c被保持在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基板载置区域的上方。此外,电池支架12的载置面12f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的立设面部15e在夹持控制基板2 (参照图3)的状态下被螺丝钉等固定。
[0056]这里,在电池支架12的电线载置部12c中,如图5(a)所示,电线3a的一端以连接于控制基板2上的电子控制电路的状态被载置,如图5(b)所示,在能够从电池支架12拆下的电池组3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从而与电池组3内的BUB电导通。即在电池支架12的电线载置部12c中,电线3a能够与从电池支架12取下的状态下的电池组3连接,且如图5 (c)所示,在电池支架12收纳有电池组3的状态下,收纳有与电池组3内的BUB的电线3a连接的空间被确保。
[0057]接下来,固定框架13的密封用前面部16以固定框架13整体成为L字状的方式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 —体成型,并且如图2(a)?(c)所示,具有供控制基板2上的连接器4?6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侧(密封用前面部16的背面侧)嵌入的嵌入部16a、16b、16c、以及为了电池组3插入电池支架12而设置的开口部16d。
[0058]此外,密封用前面部16如前述那样形成有,在电池支架12(以及电池安装件14)与控制基板2固定于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且并列设置用载置部15收纳于壳体11的内部的状态下,以与壳体11的开口部11a的四角的螺纹孔部一致的方式配置的螺纹孔部。而且,如图1所示,在密封用前面部16中,该螺纹孔部在与壳体11的开口部11a的四角的螺纹孔部一致的状态下被螺纹固定,由此,密封用前面部16被固定于壳体11的开口部11a。
[0059]另外,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形成为,在被组装于电池支架12时电池组的盖部33从密封用前面部16的表面侧嵌入。
[0060]具体而言,如图6(a)所示,电池支架12具有沿着电池组3的长边方向的底面。另一方面,电池安装件14是通过装在电池组3的盖部33,从而安装于电池组3的盖部33的部件。此外,如图6(b)所示,若电池组3的主体插入电池支架12且被推至电池支架12的内部里侧,则如图6(c)所示,与电池组3的盖部33连接的侧周面14a嵌入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
[0061]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电池组3构成为具备与盖部33连接的侧周面14a、以及将电池安装件14固定于内侧的固定框部14b。另一方面,电池安装件14构成为具备:轴支承于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的轴支承端;以该轴支承端为中心进行转动的转动门部14c ;以及设置于转动门部14c并被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卡止的限位器14d。
[0062]如图7(b)所示,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的内周壁面被加工为与电池组3的主体部嵌合的形状,外周壁面被加工为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嵌合于侧周面14a的形状。
[0063]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对于电池安装件14的转动门部14c而言,在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中被轴支于从中央向一方端偏移的上下位置,用户将设置于与该轴支承端相反的一侧的杆14e打开,从而能够将包括固定框部14b的电池组3从电池支架12拉出。
[0064]另外,对电池安装件14的转动门部14c而言,用户将杆14e关闭,由此,电池安装件14被固定于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具体而言,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形成有在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的背面侧与限位器14d嵌合的嵌合孔14f,由于在电池安装件14的转动门部14c中的与杆14e对应的上下位置以能够朝向嵌合孔14f滑动的方式突出地设置的电池安装件14的限位器14d嵌合于嵌合孔14f,电池安装件14的转动门部14c与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连结。
[0065]另外,电池安装件14在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的侧周面14a嵌入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的状态下,设置有用于连结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和密封用前面部16的锁定机构14g。具体而言,如图5(a)?(c)所示,锁定机构14g构成为设置于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 (侧周面14a)的上表面,并且在转动门部14c的上方侧具备:以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的轴支承端为中心转动的转动部件14h ;设置于转动部件14h的前端部的爪部14i ;以及在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 (侧周面14a)的上表面被设置于与爪部14i对应的位置的阶差部14 j。
[0066]而且,在锁定机构14g中,在爪部14i的前端具有凸部,在电池组3的固定框部14b的侧周面14a嵌入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的状态下,用户使转动部件14h朝向密封用前面部16的开口部16d转动,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